明月京却

看雪听云

首页 >> 明月京却 >> 明月京却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六章:登门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回到书房,崔琰叫人去给牢里的姚方送些吃食,管家刘育没答应,倒伸手送来一份帖子。

“殿下,此时,应避嫌才是。”

崔琰笑道:“刘叔。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向来仔细,但谨慎又余。所以你可担这管家之责,却难有大作为。不过,这也不怪你。只是姚方随我多年,情同兄弟,此时我若不去看,旁人谁还敢去?那不是叫其他兄弟们寒了心?更何况,这戏才刚开始,我才看了半出,怎么着也要看落幕才是。”

刘管家却不以为然,一张五十多岁的老脸上沟壑纵横,细眉紧蹙,悄声道。

“殿下。这戏台上已经站了不少人了,您就别上去赶板儿了。”

“呵呵,我是说...“

崔琰说到此处,脸上的笑容陡然凝固。自觉管家刘叔所言必不是会错了自己的意,似是在提醒自己切莫钻了套。

崔琰心领神会便不再多言,翻开他递来那帖子。

看了看时日,却是昭王府给玉蕤殓葬的帖子,可落款似乎不是昭王叔的笔迹。合了搁在案上,又想起豫霄,不知道王叔请他没有,多日不见,不知他如何了。便又叫管家过来,嘱咐他去宫里一趟。

“他与我本是一脉兄弟,年幼丧母,可怜尤甚。朝上虽有风言风语说我与他一文一武,但他却对我敬重有加,从无敌意。只不过圣人重权,不希望我与他走的太近,所以这些年我有意疏远他。只希望他能懂得我这番心意,不要一时糊涂,因为柳青的事留下难解的梁子。”

管家愣了愣,拱手道。

“殿下。既然陛下不希望您与景王亲近,此时他禁足时日未到,殿下又派人去探望,是否太冒险了?”

崔琰笑了笑,将手上的茶水倒在炭盆里,激起许多烟尘。

“最近我也静的太久了。你自去吧,有人问起,只说是命令就好。”说罢,又道“以后,若不在人前,还是继续称“太子”,莫失了规矩。”

管家若有所思,点头称是。去了不到片刻,又转身回来报。

“殿下,门外一妇人求见,门郎驱赶不走。她声称自己是郡主家的吴兴旧人,有事要见殿下。”

茶杯轻轻落下,崔琰眉眼如电,似乎正是在等这位到来。见人领了进来,遂起身理了理衣裳,快步站在廊下候着。

朱门轻阖,廊下身影圜转,只见管家领着一人灰袍素面,面无粉黛,杏目警惕着来回顾盼,眉心也皱成一团,似乎有解不开的愁绪,正是常夫人。

“夫人上坐。”

常夫人随着管事的进了内堂,见着崔琰回了礼,落座在对面,看他神色不急不慢,似乎知道自己今日要来。

“齐王见我过来,似乎并不惊讶。”

崔琰并未抬头,只拿着茶壶与她研茶添水。

“您是皇郡主母亲,又是圣诏亲封的三品夫人,算起来,我们又是亲眷,你也是说得上的长辈。自您回来京都,琰还未曾拜会,今日您能过来家中闲坐,琰自然不需惊讶。”

“亲眷?齐王殿下讲话当真令人好笑。”

常夫人哑然失笑。

“我本来还担心能否进得了这个府门,没想到你如今有如此心胸。倒是我短视了。”

崔琰伸手将茶杯推了过来,仍与她说笑。

“夫人说笑了。我这个府门随时为您敞开。来,饮杯茶暖暖。”

常夫人并未理睬,仍是将信将疑的问他。

“我独自一人出宫,又换了布衣前来。难道殿下就不奇怪么?”

崔琰这才抬头看了几眼,好似才发现一般。

“这...崔琰散漫惯了,此刻才发现。今日夫人为何这番打扮?安别在宫里可好?”

“散漫?”

常夫人哈哈大笑。

“眼下整个大黎,敢惊动圣听不尊圣旨的人,恐怕也只有你了。人人都说你有勇无谋,可我却知道你这是大智若愚,有意为之!”

崔琰拱手。

“常姨今日过来,莫不是专程来取笑崔琰的。”

常夫人鼻息微动,轻哼一声。

“若不是我走投无路,我也不会来找你。今日微服出宫,不过是要掩人耳目。只是不知道,殿下的府上是否干净,容不容我说些不中听的话。”

崔琰知道她所指,有意探听其意,便为她放宽了心。

“常姨放心。我这里的人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口风颇紧。府里上下都是贴身的甲士,白天没有人赶靠近。您有什么需要崔琰的,尽管提就是了。”

常夫人皱着眉头环顾几眼,复又叹了叹,刚端起的茶杯复又放下,眼睛不住的望着院里的花草和天空,好似这话题万般沉重,难以提及。

“罢了。也不说什么客套话了。既然来了,我就没打算回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