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河东记

作家hdFcLs

首页 >> 医药河东记 >> 医药河东记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章 跳槽2 (1/1)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当年我瞒着父母,先斩后奏。从医院药房跳到了外企医药销售。父母想劝我,这个工作不像药房是个稳定的工作。我很坚定告诉他们,我的薪资比在医院高了几倍,就算干半年,歇半年也比医院挣得多。当时说这个话的时候,我可没想到会成真。怎么说也是外企,正规的公司,怎么能干半年就黄了呢~结果没想到还真是个flag。

加入公司第一天,我的直接领导李姐带我交接市场。她刚刚提升成主管,以后带团队了,所以招新人接替她的市场。这样想,应该是个好岗位,完成的好才能有提升啊。想到这些,我还挺期待的。虽然不能升职,但是肯定能拿奖金。刚刚入行那几年,满脑子想的都是钱钱钱。我放弃了体制,放弃了稳定,不图点什么才不正常吧。

李姐的区域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而且是省直机关定点医院。基本包揽了全市离休干部的医疗活动。离休干部对于外企产品的接受度是最好的。对于千禧之年的医疗市场,能用上、而且用的起进口药是身份和经济的直接体现。这家医院我们的主要客户就是老年病科和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甚至有老干部常年住院,治疗兼疗养。我当时很疑惑问李姐:

“没事儿在医院这个环境住着心情能好吗,就算老干部病房条件好点,能比上自己家里?为什么有些人常年住院?”

李姐笑笑说:“你一会儿看看就知道了”

她带我进了科,亲眼见了老干部病房,当时我的想法成了:我能在这住到天荒地老。我是基于之前工作医院的病房环境想象的条件好。但是这个病房是基于宾馆环境创造的条件好。说到底还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老干部病区本身就和正常治疗区是分开的。每个房间基本算是套间,外部是客厅,有沙发、写字台和电视,里屋是两张床,一个大点的算是病床,一个小点的,是家里陪护人员睡。装修风格类似于三星级酒店。每个房间的面积容纳3-4个人活动,轻轻松松。

李姐把我介绍给主任,又和主任对了一下时间安排,想邀请他本周会议上讲课。订好之后就带我出来了。然后她说有事先走了,剩下的让我自己去见。说完她就走了,只剩我凌乱在风中,当场差点没反应过来。至少要告诉我去见谁吧,什么都没交代,我从哪下手啊。等我冷静了一会儿后,想起她说过我们客户是老年病和内分泌。老年病科去过了,那就自己去内分泌看看吧。

到了内分泌科,打听了主任办公室,直接过去敲门、进屋、自我介绍、被骂出,一套动作简短而流畅,如行云流水,又是快的没来及反应。直到我走到住院楼外,才委屈盖过了震惊,开始流泪。第一次见的人,就这么毫不留情被骂了出来,都不知道为了什么。在楼外哭够了,逐渐冷静下来。想一下,该怎么办。至少先搞清楚为什么吧。住院不行,就去门诊看看吧。到了门诊,找了个年纪较轻的医生,年轻人大家好接触。一直等到快中午,没有病人了,我才进去。自我介绍后,老师说,你们产品我知道,实验数据我也看过。进口产品,应该是不错。但是主任好像不太认可。之前科室学习提到过这个药太新,降糖作用有限,临床数据还不多,等其他医院用一段时间再说。所以我们科还没开始用。

听完这个老师说的,我知道了,原来所谓两个目标科室,其实只有一个真正合作。内分泌主任这个态度,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现在这个时候,进口药算是品质的代表。各个医院是希望增加进口药使用,来提高治疗水平的。尤其这种省级单位定点医院,病人们报销比例好,医生更是愿意用进口产品。就算有些不合适使用,至少也会以礼相待。这个主任的态度实在不可理解。看来以后要机会要了解一下,中间有什么过往了。

虽然和预想有些差距,但是也算把第一天熬过来了。晚饭特意买了加菜,鼓励自己一下,新生活开始了。

接下来的日子在盯门诊,盯住院过程中跑的飞快。早访、夜访、家访,科室会、地区会议轮番上阵,推着我就这么适应了新身份。转眼到了月底,李姐开始问大家销量预估,我才惊醒,这一个月只干拜访客户的事了,销量完成的咋样,我就没关注过呢。有些担心问李姐:李姐,之前这家医院每月进货多少啊,我这月应该进多少货能完成指标啊?没想到李姐说:这两个月你就好好熟悉客户吧,这个医院预估和进货我先帮你盯。听到李姐这么说,我顿时心中感激,想着要赶紧熟悉客户,尽早能接手全部工作,别让李姐帮的时间太长。

可是后来的事情教育了我,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原来李姐帮我不是对我的关心,而是怕我坏了她的事情。

本章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