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读后感

小亦汐

首页 >> 心经读后感 >> 心经读后感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章:无上菩提读后感 (1/1)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此般若波罗蜜多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能除一切愚痴”。

要想自己得到解脱就只有般若波罗蜜多智慧。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这个“知”字也有妙用。“表明悟后的意境,仿佛是转而为有”。但这个“知”字也是一个法,性空。

“空字,是般若的体,而上句中的知字,是般若的用”。

每个人都有大大小小的痛苦,当你冷暖自知的时候,那些痛苦根本就是人的常态,般若智慧告诉你,你可以自己相信自己,不要老是得失在意,冷暖自知的时候也是你脱离那些痛苦的事情了,知道自己照顾自己,不是你依赖谁,谁就会一直在。

“表般若的至德,无可形容,无可言表;至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有神会,唯有赞叹”。

而这种境界,只可意不可言。

有人说无境界也是一种境界,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这种境界不是等于没有或者什么也不想,它里面是流畅通知无碍的,冷暖自知的时候也就是这种无境界。

有境界而不偏执,既有也不执有。

这种境界不是靠文字可以得知的,需要亲证。

“心通才是最大的神通,心不空就不能通,不通就不能明”。

当然,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有境界的时候不能太执着,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多运动才能得到更多的更好的益处。

不自信又很聪明的人,帮助自己也是帮助他人;自己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前提就是你先有能力才能帮助他人,这也是对落后的人来说的,因为他们总是太悲观的善良心理,在这个时代中,总有人落后。

重要的一段话:“本经的前面都是在说破除虚妄,一切皆空相,一切法皆是空相,可以全算做是般若的因;而在这里却开始说度己度人(帮助他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可以说是般若的果,也说出了达到佛的圆满境界和所要做的事”。

“只有破除了前面的因,才有后面的果”,同时“也表明了佛教所倡导的因果循环说”。

人们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因为有因必有果。

而好的因果胜过一切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功劳与个人品德以及所布施的东西胜不过一个人所种下的善因与得到的善果,以无所得故。

人的品德固然重要,品德好所受到的尊重也多,人品也好,朋友也广,人缘好,但是人的因果更重要,不用劳烦他人为自己添香,总是自己种下的也一定拥有收获的果实。靠自己的努力换来成功,只有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东西固然珍贵。

而现在大多数人去寺庙求自己什么学业有成或者发财,然而佛菩萨你去拜的时候其实是在放下面子的拜自己的心。

当然,功德也很大,需要你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因果不可用思想去做成,而是自然的用行动去证明。

记住,以无所得故。不要学任何东西都不要忘了自性这个东西,离弃自性,便会迷失自我。

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青少年儿童是未来世界的主角,所以,少玩游戏对眼睛不好,不要早恋,但可以交朋友,不辜负父母也不要辜负自己种下的梦想种子,人要有理想,我们要有志向。

仰郁症的朋友,很多东西不会一直不变,需要随缘应付,很多事情长大就好了,多看一些正能量的书,如果你没有快乐,那就试试看这样的书。

《心经》就是治疗心理创伤的,只是没有提及关于年轻人情感问题,爸爸叫我写另一本心经,我写不出来,所以又写了《心经读后感》,我也是一个年轻人,我喜欢打乒乓球,希望你们也要多运动,女孩子不要老呆在家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