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雨先生梦红楼之红楼杂谈

红雨先生

首页 >> 红雨先生梦红楼之红楼杂谈 >> 红雨先生梦红楼之红楼杂谈最新章节(目录)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谈曹雪芹创造的“太虚幻境”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题记: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将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曲演奏开来。警幻仙姑曾道“此曲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若非个中人不知其妙。”警幻仙姑这番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却给这十二曲一番极富伤情感怀的基调,让读者读来听来句句充满世间悲悯之情,淡淡的伤情,默默的沉寂。尤其是在雨夜之际,投入所有的情感来聆听这十二曲时,人生所有的感慨恐怕都会迸发出来。

喜欢红楼梦的读者,并不一定能记诵书中的细节,但一定能通过红楼十二曲的词与音,诠释自己心中的那部红楼梦,或是悲天悯人,或是感时伤春,或是人生几何。不妨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

第一支曲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这首简单的引子,虽寥寥几句,却道出了曹雪芹创作这部红楼梦的本旨要义与情感定位。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情感起源的大问题。根据上古时代的传说式的中华史,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宇宙洪荒中首先出现的是上古时期的众神,而这其中女娲被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

但却没有传说记载,人类的爱情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跨越了时空、种族和国界。西方的创世传说中,亚当和夏娃偷食了禁果,可能是人类爱情的起源的最早阐述。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创世说的层面基本还是保持了一致,那就是神创造了人,但问题在于,神是否给予了人复杂的情感?倘若神给予了人类情感,那这其中最复杂的也许就是爱情了。

我们无从得知,上古时代的传说中,众神是如何创造人并赋予人类情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情感促使了世界向着多元化迈进。但问题又出现了,尽管思想在多元化的体系中发育,但爱情却始终不曾发生着变化,只不过是其形式和表象在不断的演变而已。这正是红楼梦中开篇所谓的“由色悟空,因空入色”。

其实,人类也并不是上古的众神所创作的,之所以提出上面这一段上古传说作为铺垫,是有着重要的原因的。在其他几篇文章中我曾提及,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为红楼的众儿女,创作了游离于尘世之外的“太虚幻境”,有一位警幻仙姑掌管着薄命司众女子的悲喜祸福,因果循环。

在红楼梦中,红楼儿女一开始就被薄命司中的一纸判词锁定了人生的悲苦命数,可谓是在劫难逃!然而,曹雪芹又对这些薄命的女子有着太多的不舍,创造出这太虚幻境中的种种虚幻境界。这幻境中,红楼女子最终是要回到太虚幻境中消号的,并有着自己各自所需掌管的使命。尽管,红楼梦中通过这种虚幻的手法,为众多红楼女子的悲惨命运给出了一个看似虚无的归结。但正是这虚幻的手法,让读者在悲悯女子命运之余,有了一份浓浓的情感寄托,期望回归太虚的红楼女子有着另一番不同的境遇。因此,在文字的红楼梦之外,作者为读者开创了一个令人遐想的红楼世界-“太虚幻境”。

更为重要的是,这太虚幻境中,也包括了离恨天外,三生石旁,饮灌肠海水,得神瑛侍者雨露灌溉的绛珠仙草;就连那大荒山无稽崖的那块顽石在内,都是要到太虚幻境销号的。可奇怪的问题出现了,红楼梦中众多的人数却不尽然全能回归太虚,作者并未对十二钗之外的人物设定来自太虚幻境的假设。这正是作者的奇异笔法,因为作者开篇曾名言,这是一部记述哪些可叹的红楼女儿的。因此,曹雪芹创造的“太虚幻境”更像是一个女儿国。

那曹雪芹为何要创造这样一个“太虚幻境”式的女儿国呢?为何这女儿国中还有一位神瑛侍者和他的那块顽石?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上古的神也许曾创造了人,却并未像曹雪芹这般对女性有过如此的悲悯之情。其实,曹雪芹通过创造“太虚幻境”传递的已经不仅仅是悲悯之情,更多的应该是对女性的尊重。在曹雪芹的心中,至少是有那么一部分的女性是值得敬佩的,要比那须眉浊物的男子更加值得敬佩和尊重的。在曹雪芹的那个时代,这是一种大胆的思想解放,却与封建思想背道而驰,因此不得不假借“太虚幻境”这种虚幻的手法表达出来,这也许是采用《红楼梦》引子的“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的意图所在吧!

仅用这八个字,曹雪芹便提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大问题?初看上去,作者也许只是在询问“到底是谁在天地初开之时,撒下了这爱情的种子?”可细细品味,却又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提法,那就是“天地开辟以来,又有几位痴情种?又有几位痴情种,曾深深的将爱情奉为神圣的情感?在世人看来,只不过是风月情浓的花间情事!”。因此,我想在曹雪芹的字里行间充满的一种反问的语气,也是对自古以来少有感天动地的爱情传奇的一种遗憾!也许真是这种难以莫名的情感世界,才让曹雪芹创造出了那块“秉正邪两气而生的贾宝玉”,这位有些“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