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首页 >> 皋兰山下 >> 皋兰山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十二章 前朝遗民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队伍穿过决战的那条山谷,翻过岘口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开阔地,周围群山环绕,远远望去靠近东面山岭有一条河沟,由北向南绵延,沿着河岸是成片的农田,河岸东侧山脚下能看到稀稀拉拉的窑洞。

这处盆地除了沿河的地面有开垦外,大部分地方是草场,虽是深冬,草木枯黄,仍有天苍苍野茫茫的壮阔。

此时天气渐晚,夕阳斜照,显得格外荒凉萧瑟,与黄河南部的风景大不相同。

行到盆地中央,阳光越过西边的山顶,将东边的群山映照得金黄一片,有几个山洞格外显眼,仿佛显着红光。

段将军决定在此处安营扎寨。

踏冰跨过小河,来到山脚下,前几日的大战,让本地居民惊魂未定,早早就躲藏起来。找寻了好久才唤来本地社正,告诉他是路过的军队,只歇息一晚,传告乡民不必惊慌。

社正磕头谢过,询问有没有需要地方供给的,他立刻去办。

段将军言道所有物资自带,不麻烦地方,让他退下。

方生却对那几个显红光的山洞很感兴趣,要让社正介绍介绍。

社正道:老爷,那是石空唬喇,哦,不不不,那是石洞拉牌,山洞的那一片是红砂岩,所以在太阳光照的时候远远看着有红光,是我们杨氏的家祠。

方生更有兴趣了,非要去看一眼。

那社正却有些为难,一再强调只是个普通山洞,供的都是祖宗牌位,没什么好看的。

段将军见状却来了兴趣,起身就向山洞走去,社正无奈只能跟在后面。

爬到半山腰,确如社正所言,山顶山脚都是黄土,只这一段露出赤红的砂岩。

几个山洞明显不像人工挖出来的,洞口很小里面却很大,其中一个完全可以容纳上百人,洞壁上绘有神像,有一个洞里供着几个牌位,确实是家祠。

柴千户在大山洞里转了一圈,点头道:不错,今晚不用支帐篷了,就住这。

社正脸色更难看了,支吾着不知道怎么应对,犹豫了一会道:这就是个野山洞,空无一物,住起来不方便,要不军爷到我家去住。

柴千户道:不用,我们这么多人,去你家不方便,在这地方避避风就可以了。

社正嘴里答应,却磨蹭着不肯走。

段将军笑道:这山洞空无一物,没什么好偷的,祖宗牌位在另一个山洞,有什么好为难的,你把门锁好就放心走吧。

社正不敢反驳,只能让他们在山洞安营,不一会带人搬来好多酒肉,告罪了半天才诚惶诚恐地离开。

段将军道:看出什么异常没。

方生道:没什么,就觉得墙壁上的神像不像我们汉人的。

段将军道:没错,此处杨姓人家应该是前朝的遗民。不过此事不可声张,亡国遗民,能活下来就属万幸,万一让地方知晓,他们会更艰难。

柴千户对此担心大为赞叹,道:段将军仁义,不过此地情况卫府早已知晓。

段将军诧异。

柴千户道:此地居民本不是一家人,也不姓杨,他们是王保保麾下军士,领头的是三兄弟,原来驻守在蔡园峡。王保保在沈儿裕战败后,顾不上围攻兰州的士卒自己跑了,这些人只能各顾各,有的逃回蒙古,有的藏在隐蔽山沟,这三兄弟得知兵败的消息已经晚了,来不及逃亡只能命令部卒烧毁军服器械,全体冒姓杨氏,各带一支在荒僻处就地为民,自称原住汉人,黄河边有一支,铁古城附近有一支,这地方有一支,此地人数最多。

方生道:民间一直传言兰州周边有很多来不及跑的蒙古兵,只是不知道详情,没想到今天能碰到。

段将军却很惊讶: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

柴千户道:肯定知道,不但这杨姓,还有好几个家族都是如此,连王保保的儿子都隐匿在兰州附近,他和他的兵丁现在都成农民了,兰州卫镇守本地,当然要了解清楚,不然岂不是两眼一抹黑。

方生吃惊道:王保保的儿子在兰州?他们在什么地方。

柴千户笑道:这个还真不能告诉你。

他笑的很轻松,段将军却越想越惊心,这次战斗保密是第一先决条件,没想到有这么大的漏洞,此处是敌军的必经之地,自己那么大的兵力调动,瞒得了对手,瞒不了本地乡民,尽管特别嘱咐过,但这些人以前是蒙古兵啊,万一有人通风报信,鬼知道会是什么结果,不觉已是一身冷汗。

方生问道:百姓一直以为你们不知道呢,大家私底下还笑话兰州卫的官老爷,这么多的雷你们竟然不闻不问。

柴千户哈哈一乐:是故意瞒着百姓的,刚开始摸底调查,也是为了防备,后来见这些人并无二心,便再没有特殊关注。

兰州地处边疆,居民来源复杂,于指挥说不论回汉蒙元,本地人或者移民,只要安分守己,那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