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战火

回家做饭

首页 >> 燃烧的战火 >> 燃烧的战火最新章节(目录)

第24章 倒卖军火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好不容易等李东那边的谈判告一段落,吴巍终于能插上嘴,询问有没有办法找到去阿布基尔海湾的向导。

现在吃饭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去海边看海战就成了接下来的最大课题。

吴巍的问话,顿时让这个暂时客串翻译的向导来了精神,他马上毛遂自荐,说愿意给他们做向导兼翻译,带他们去阿布基尔海湾,条件是20个金路易。

尽管两人听了喜上眉梢,但李东马上又开启议价模式,和眼前的埃及人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商定的价格是10个金路易。

这样双方皆大欢喜。

看着唾沫星子乱飞的战友,吴巍心里嘀咕:从认识东哥到现在,也没见他这么在乎钱啊?从来都是在钱上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人,怎么到了这个位面变得这么抠了?难道是黑洞把人格都改变了?

不过这时向导表示,他还需要将法军辎重队送到吉萨,然后才能回来找他们一起出发。

接了个大单的向导,两只眼睛都变成了金路易,他眉飞色舞的絮絮叨叨:“我叫哈尔西,生在开罗,整个埃及我都熟悉,有什么事您尽管找我,我一定为您办妥。我还去过希腊,您知道吗,希腊人真是搞笑……”

在哈尔西带着辎重队出发前,李东给了他1个金币做定金,还一再叮嘱,说最迟也要在明天中午前回到土堡和他们会合,还有就是最好能搞到一条船。

看在10个金路易的份上,哈尔西愉快的答应了。

送走了哈尔西和他的辎重队后,终于有了第一桶金的两个家伙立即开了一个碰头会,三言两语就决定了下一步的动向。

首先第一项,就是要绝对保障达斯坦的安全。

开玩笑,现在这个马穆鲁克跟班已经堪比熊猫级别的国宝了,这可关系到一大笔赎金,半点马虎不得。

所以他们依然让达斯坦待在屋子里,并叮嘱他不得轻易外出,然后就一起去找土堡的守军长官米歇尔上尉,执行他们的第二项决议。

所谓第二项决议,就是再多搞一些弹药,然后趁着这一天的光景练枪。

吃饭问题既然已经暂时解决,那么熟练掌握燧发枪就是当务之急。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不能熟练使用武器,就等于是一头待宰的肥猪。

远的不说,看看几十年后鸦片战争中的大清帝国吧,辽阔的疆土,4亿的人口,却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和军队,结果如何呢?

在找到米歇尔上尉后,李东拿出一颗宝石,向这个年轻的军官提出,希望能够购买一些弹药,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再买几支法军的1777式步枪。

毕竟,这些法国人的武器要比他们从阿拉伯溃兵那里缴获过来的强太多。

看着桌上的那颗枣子大小的宝石,米歇尔上尉的眼睛也瞬间变成了宝石形状。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就答应为两人提供一千发纸壳定装弹。

不过1777式步枪嘛,上尉则表示这是法军的制式装备,他不方便提供。

但在对方又将一颗宝石放在桌上时,上尉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拍拍额头说,在搜索土堡时发现了一个小型军火库,里面好像有一些英式“布朗·贝斯”式步枪,这些步枪可以任他们去挑选几支。

李东听了忍不住狠狠的用中文骂了一句:“他妹的,奸商!”

这话引来了旁边吴巍的一个白眼。

但两人还是非常高兴,因为提起滑膛枪的话,英国的布朗·贝斯,也就是俗称的褐贝斯步枪,可谓大名鼎鼎。

这款步枪与法国的查尔维尔1777式齐名,红衫军凭着它打遍了全世界。

于是几个人一起出门直奔军火库。当然,在出门之前,李东又免不了再次讨价还价,将他们的弹药量增加至两千发。

所谓的军火库,就在他们昨晚举行晚宴的那间大屋里,事实上他们对这里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前天晚上他们也在这里和巴克利酋长共进了晚餐。

屋子靠近土堡墙的那一边,修了一个不算十分隐蔽的隔墙,用来把大屋分开,墙上的暗门是米歇尔上尉在早上送走马尔蒙准将后,在无意中发现的。

密室大约1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里面陈列了几十支各式步枪,其中最多的就是英式褐贝斯步枪,还有几箱子弹。墙壁上还挂着几把类似于吴巍缴获的那种圆月弯刀。

至于米歇尔上尉发现密室后为什么没有声张,这就见仁见智了。

“千里奔波只为财”,毕竟大家冒着巨大危险横渡地中海来到埃及,谁会没点追求。如果这些武器如实上交,只会便宜了那些长官或者是军需官,所以米歇尔上尉果断的选择了闭嘴。

现在一个需要货,一个要脱手,所以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密室里,双方又是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

还别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