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战火

回家做饭

首页 >> 燃烧的战火 >> 燃烧的战火最新章节(目录)

第23章 第一桶金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等他们冲出房门时,发现南面的夜空已经一片火红。

借着火把的照明,他们看到在土堡留宿的马尔蒙准将,正带着其他军官匆匆走进西南角的塔楼。

李东向吴巍使了个眼色,也跟了过去。

爬到塔楼顶上,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见,远方尼罗河面上有无数船只正在猛烈燃烧。熊熊烈火下,开罗清真寺的一些尖顶若隐若现。

远眺着河面上的大火,马尔蒙不停的和身边的军官低声说着什么。

吴巍放下望远镜,叹气说:“看样子开罗的抵抗意志很坚决啊。”

李东也摇头说:“搞不好明天拿破仑进不去开罗。”

吴巍多少有些奇怪:“咦?你这拿粉居然不知道拿破仑哪天进的开罗?”

“有啥稀奇?”李东振振有词,“我又不是神仙,哪能记得住拿破仑是哪天进的开罗?我一向都是抓住重点,领会精神。”

“……”

夜间尼罗河上的大火,使马尔蒙准将产生了紧迫感。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带着卫队急匆匆的出发了。

也许是因为穿越黑洞的时候,被莫名其妙的消耗了很多体力,两人在夜里睡得相当沉,就连马尔蒙和他的卫队离开土堡都没有察觉。等他们早上爬起来时,土堡驻军已经在准备早餐了。

两人来到屋外才得知马尔蒙已经走了,不由得有些傻眼,这两个货原打算再去找准将大人蹭一顿早饭呢。

现在,他们身无分文,又不想饿肚子,只好另打歪主意。

很快,他们就想出了办法——晨练。

如何能让法国人主动过来邀请他们吃早餐?吸引这些高卢鸡注意力的做法,无疑是最有效的。

于是,两人就厚起脸皮,在土堡内搞起了晨练。

热身动作自然是没得说,慢跑,原地拉伸、体·操、俯卧撑、仰卧起坐、折返跑、蛙跳……等等动作让他们练了个十足。然后就是一个练拳,另一个则拿着大马士革弯刀练习剑道的基本功——素振。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单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热身动作,就引起了法国人的围观,毕竟,这些得到现代科学验证的有效热身动作,在18世纪末,是相当吸引眼球的。

到了后面,李东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搏击技巧,就更让骄傲的高卢鸡咂舌不已。而吴巍的剑道素振,在行家眼里也是扎实有效的基本功训练方式,相当程度上吸引了刀剑爱好者的注意力。

守军最高长官米歇尔上尉不由得技痒,和其他几名军官、士官上来一同练习,中间还进行了适当的切磋。

当然,这种切磋是不伤和气的,两人的最终目的还是能够安稳的吃一顿早饭,如果大打出手,那么无论胜败都违背了初衷。

果然,等到晨练结束后,好客的法国人果然主动邀请这两个动机不纯的家伙共进了早餐,让两人的小小“诡计”得了逞。

吃过早饭,按照计划他们两个应该马上向尼罗河口的阿布基尔海湾进发,因为今天已经是7月22日,离那场伟大的海战爆发已经不到十天了。

无奈他们身无分文,又和那个马穆鲁克跟班语言不通,再加上对这个时代的通用装备——燧发枪的熟练程度不足,所以两人只好继续赖在土堡内不走。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向导。

不比他们穿越前那个位面,有了车子和手机导航,只要燃料充足,就哪都能去。

现在虽说理论上沿着尼罗河走,就会到达地中海,但在没有地图和向导的情况下,加上外面兵荒马乱,贸然出发的后果极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更重要的是,“身无分文”这个硬伤让他们寸步难行。

总不能卖骆驼吧?

这时两人不由得懊悔:昨天为什么没有趁着酋长离去的空档,在土堡内搜刮些值钱的东西出来。

上午十点半左右,昨天的那批溃兵战俘,在法军的押解下离开了土堡。

几乎同时,两人也等来了确切消息:法军尚未进入开罗。还有就是法军从亚历山大到吉萨的交通线还非常脆弱,经常被包括贝都因人在内的各种武装力量袭击。

所谓贝都因人,就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贝都因”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意思是“荒原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另外还有一些非阿拉伯人,如生活在非洲红海沿岸的贝沙族,也被称为贝都因人。

这些贝都因人有着所有游牧民族的共同特征,就是民风彪悍。他们大都骑着单峰驼,个别也骑马,以沙漠为家,来去如风,行动自如。遇到大队法军时就避开,遇到落单的就上去咬一口,所以对法军交通线威胁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