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战火

回家做饭

首页 >> 燃烧的战火 >> 燃烧的战火最新章节(目录)

第18章 胸甲骑兵的剑 (2/2)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了这一兵种,足见其战斗力有多么可怕。

剑道的中段持剑姿势,和欧洲中世纪手半剑的短臂式持剑方式类似,进可攻退可守。这种姿势很普通,从外表看来没有一点复杂,抗日影视剧中的鬼子军官通常都采取这种持剑姿势。

《亮剑》里被李云龙伏击的那名鬼子高级军官,还有《平原游击队》的松井队长,在最后时刻,都是用的这个姿势。

尽管乌兹弯刀的刀柄较短,更适合单手使用,但吴巍还是勉强使用双手握持。

军官单手持剑,另一只手握拳放在左胸前。

他已经放下了法国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感,先前那个年轻人的漂亮格斗技巧让他大开眼界,而眼前这家伙的持剑姿势虽然古板,但却滴水不漏,让他没有半点可乘之机。加上种种关于东方的神秘传说,更让他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

就这样,两个人互相虎视眈眈,慢慢转了个圈子。

李东的表情凝重起来,他已经看出,战友的对手绝不简单,这是一个血腥味十足的战场杀手。

“这样的猛将,这个年龄了居然还只是少校?怎么可能还仅仅是马尔蒙的一个跟班?”这个疑团一闪而过。

李东都能看出来,场上的吴巍又怎么可能感觉不到。事实上,从这个军官下场那一刻开始,这家伙身上那种无形的杀气就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来。

这是个起码有几十条人命的杀人机器,这种压力让吴巍甚至无法抢先出手发动攻势。

作为一名在战场上打滚过来的老兵,军官当然感觉到对手在气势上已经被自己压制,他很满意这种感觉。不管眼前的对手怎样老练防守的滴水不漏,但年龄还是暴露了他经验不足的弱点。

两人又缓缓转了大约半个圈子,军官忽然进身,一刀轻劈,吴巍双手微晃,刀剑相交,发出“铛”的一声脆响。

前者借力迅速收剑回撤,不留破绽;后者依然不动如山。

两人的第一次试探完成。

又这样对峙了几秒钟,少校再次出剑试探,吴巍依然晃刀相迎,双方兵器相交后又回原状。

就这样,两人来来去去相互试探交锋几次。

终于,少校不再试探,发起了进攻,重骑兵剑连连挥起,一时间剑影刀光闪烁。

吴巍抛开全部杂念,严防死守,密切关注对手的一举一动。

“乒乒乓乓”的一阵刀剑碰撞声响过,两人霍地分开。

这短短的几秒钟内,他们已经交手了大约七八招。这几招交手,攻的凌厉,守的漂亮,招式清晰,让人赏心悦目。

尽管都是军官进攻吴巍防御,但是彼此间已经完成了火力侦察,都对对手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少校胜在剑法精熟,经验老道。已经41岁的他,从5岁起开始接触刀剑,又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油子。”

吴巍虽然年轻,但训练有素又见多识广,21世纪的大量信息和竞技比赛让他更显得经验老道,他身上这种与年龄不成正比的不和谐气质,反而让对面的少校更加谨慎起来。

事实上,吴巍绵里藏针式的防守,都暗含陷阱,只要少校攻势再稍老一丁点,他就会乘势反击,扭转攻防局面。

而少校不愧是久经战阵,每次进攻都是恰到好处,收放自如,不给对手半点可乘之机。就好像一支足球队,在前场不断发动攻势的同时,又适时的回防,坚决不给对方打防守反击的机会。

李东皱起了眉头,知道战友遇到了强敌。

包括马尔蒙在内的法军观众轻松起来,毕竟,连续两场都输掉,对骄傲的法国人来说,在面子上无论如何过不去。

这时场中又出现了变化。

吴巍右手持刀,接着左手拔出短刀。

他手中这把大马士革弯刀,虽然论起锋利程度来是没的说,但是刀柄稍短,并不适合双手握持,这让他多少有些不适。

要是与普通对手对战的话,这也许不是问题,但与面前这个杀人机器交手,任何失误都是致命的。

现在,吴巍右手持弯刀,左手反手持短刀,摆出了剑道中“二刀流”的架势。

吴巍的这个架势,让少校一愣,但并没有让他吃惊。这种左手短刀、右手长刀的架势,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曾经流行过,只不过那时候的剑客大多使用刺剑罢了。

马尔蒙忽然大声叫道:“加油,皮埃尔。”

他身边的军官们也顿时跟着鼓噪起来。

准将和军官团的助威,让皮埃尔少校精神抖擞。他脚步一错,再次发动攻势。

*********

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要出去喝酒。

每天固定一章就提前发了。

晚上回来再发一章。

本章完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