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常山来将

首页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八章 许攸献策,指点江山!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好事?!”

“子远,在我看来是祸事还差不多!”

“那董卓麾下,不包括原先雒阳城的守军……”

“单他麾下的西凉军和收编的并州军加起来,就不下二十余万!”

“按照孟德信中的意思!”

“他是想让我站出来做讨伐董卓的会盟发起人,可你想过没有,这种好事他自己为什么不做,凭什么要让给我?”

“我等做了,董卓若是派遣大军征讨我等,当如何抗之!”

袁绍都没有用如何应之来描述。

而是用了“抗之”二字。

以弱对强。

曰抗!

无疑,袁绍对于迎战董卓,根本没有足够的底气。

“你呐!”

只见袁绍对着许攸轻轻摇头,用朋友之间的语气对许攸说道:“光看到我作为会盟发起人的好处了,却是没有看到其中的凶险!”

“你和元图不是外人!”

“我也不瞒你们……”

“当日朝堂上我拔剑喝咤董卓的事情现如今回想起来,依旧是心有余悸!”

当着许攸和逢纪的面,袁绍嘴角露出一抹浓浓的自嘲。

“如非必要!”

“我是真的不愿意和那董卓对上啊!”

说出这话的时候。

连袁绍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是。

他在无形间,已然暴露出了自己干大事而惜身的性格缺陷。

然而。

令袁绍始料不及的是……

哪怕他说的已经如此清楚明白了,许攸的表情依旧是不为所动。

“主公!”

许攸开口。

他面带自信的对袁绍说道:“您言……您很疑惑这等好事孟德缘何不做,偏偏让给你?!!”

“可您想过没有,有没有一种可能是……”

许攸微微一笑,笃定的判断道:

“是孟德想做,而没有资格去做呢!”

闻言,袁绍愣住了。

他不理解许攸这番话的意思。

“孟德想做而没资格做?”

“子远,你这是何意!”

“孟德刚刚雒阳刺董回到陈留,说是名望满天下也不为过!”

“这些时日里……”

“不谈天下各州如何评价孟德,仅是渤海治内,绍就没少听闻旁人对孟德刺杀董卓壮举的褒赞声!”

许攸见到自己的好友兼主公袁绍还没意识到事情的关键,他的口中发出一阵轻笑。

然后。

在袁绍的注视中……

他缓缓开口道:“名望!”

“主公,您说孟德刺杀董卓之后,名满天下这点,攸不否认!”

“但!”

“有一点您说错了!”

“再如何名满天下,也终究只是有‘名’而已。”

“名望,名望,它不止要有名声,还需要威望!”

“而孟德嘛!”

“衍然就是有名而无威望之辈!”

“威望这两字,呵呵,出身阉宦之后的他,是无论如何也当不起的!”

“而您则不同!”

“家世背景四世三公,袁家威望加于海内!”

“您若率先带头举兵会盟反董,天下各郡不说纷纷影从,便是袁家门吏,就不会袖手旁观!”

“这点,你觉得他曹孟德一个阉宦之后,能做得到?有这等号召力吗?”

许攸虽然与曹操,袁绍同为少年好友。

但就二者的地位而言。

许攸是看不起曹操的。

故此。

他在提及曹操,形容曹操一口一个阉宦之后的时候,心中没有哪怕一丝负担。

甚至。

许攸都会忍不禁在想。

这是不是曹操在故意奉迎讨好袁绍呢。

毕竟。

他看信纸上的内容,曹操都帮袁绍把传檄天下各路诸侯的会盟文书都写好了。

至于曹操身边是否有高人指点他这个儿时好友?

许攸根本不做他想!

就像他压根不考虑效忠追随曹操那个阉宦之后一样。

以己度人之下,许攸同样不认为会有大才能之士投效曹操!

莫名的。

许攸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如今在袁绍麾下为将,同时也是他,袁绍,曹操三人好友的淳于琼。

呵呵。

连淳于琼那个满脑子都是肌肉的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