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常山来将

首页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 >> 三国:师从童渊,拐带小师弟投曹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七章 渤海袁绍,觉的自己麾下文乏武少!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接下来的时日中。

陈留陷入了难得的平静之中。

招募兵马,整训新兵。

皆在井然有序的进行。

戏志才作为投效曹操的第一位谋佐,他也在协助曹操处理公务的日常中,渐渐的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以至于连曹操都惊叹……

志才如其臂膀,幸遇志才!

若无志才。

他的头发都将因为心力操劳,而掉落不知几何!

夏侯惇,夏侯渊,乐进,于禁,李典等人的表现,同样不俗。

凭借着高强的武力和他们自己特有的练兵方法,渐渐的在新兵中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但。

比起他们在新兵中的威望而言。

真正出尽风头的则是张任,张绣,赵云三人。

在接收曹操分派给他们的五千新兵的第一天,他们什么也没干。

而是直接于城东大营中摆起了三座擂台,接受军中士兵的任意挑战。

三人更是放言。

能胜过他们三人之一者,不但可领百金,更可以直接出任军司马。

若是没有能胜过他们者。

此后的训练,无论发生什么,必须无条件服从。

结果吗!

自然不言而喻。

三人在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征服了曹操调拨给他们的五千新兵之后。

直接按照黑甲精骑“骑改步”的训练方式,把那些新兵往死里练。

每日都是早早出营,直至傍晚才会归来!

更过分的是。

数日不归营的事情也发生过。

一回来。

不但数百名新兵浑身带血,还有数十名新兵直接死亡。

为此。

这还惊动了曹操。

可当曹操了解到事情的经过之后,非但没有呵责张任,张绣,赵云三人,反而是重金赏之。

当旁人问及缘由的时候。

曹操则是感慨说道……

“此番讨董,某家麾下的先锋军成矣!”

“五千先锋军,胜过三万大军!”

诸将表现,精彩纷呈。

对比之下……

反倒是曹操聚将当日出尽风头的公孙牧,一反常态的低调了起来。

即便如此,所有人也都明白的是:

无论公孙牧再怎么低调,谁都无法撼动他曹操麾下第一将的地位。

或许。

正是因为曹操得到了公孙牧这等天纵奇才的统帅,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时日中……

投效曹操的人虽然络绎不绝。

但其中。

却没有多少公孙牧听闻的汉末三国名人。

……

十一月初三。

渤海。

郡守府,大堂。

主位上。

一名身着锦服,相貌俊美,气质威严的中年男子端详着手中的书信,脸上挂着不解之色。

“子远,元图,你们说孟德遣人送来这封书信,到底是何用意!”

袁绍说话间,顺势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如今自己麾下仅有的两个谋士。

前者。

乃是他自幼的发小,许攸。

后者。

乃是他雒阳朝堂上拔剑指向董卓,义咤董卓之后,追随他来渤海的南阳人逢纪。

这二者。

皆是他可以信任之人。

至于其他谋士。

却是一个也没有。

每每想到这。

袁绍就是对于身为袁氏门生,时任冀州牧的韩馥麾下人才济济,而羡慕不已。

不同于韩馥对于自己手下的田丰,沮授,郭图,辛毗,辛评,审配等人的能力不识。

袁绍对于他们的才能,却是心知肚明!

袁绍甚至自信:

他若有田丰,沮授这等才能之士辅佐,他的地盘绝对不止是渤海这等弹丸之地。

就是冀州,他也敢图谋。

基于此,袁绍没少邀请田丰等才能之士参与他的宴会,对韩馥手下的文武进行拉拢!

可惜。

其中的部分人虽然赴宴,对于他的示好没有拒绝。

但。

也始终没有表露出任何立即投效他的意向。

许攸接过袁绍递来的书信,打量片刻之后,他忽然惊喜的说道:

“主公,这不光是好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