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灭六国,祖龙劝我仁慈点

敬明天不醉

首页 >> 大秦:灭六国,祖龙劝我仁慈点 >> 大秦:灭六国,祖龙劝我仁慈点最新章节(目录)

第九章 县左尉,王离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十里屯数属陇西硕阳县管辖。

陇西地处西北,地广人稀,是以从十里屯到硕阳县要走上近百里地。

好在上面给的日期是下个月的初一前到达便可。

现在距离下个月的初一还有五天的时间,足够夏澜他们赶到了。

十里屯需要服更役的总共有十一人。

这十一人中只有夏澜还有另一名叫原的孩童是第一次服更役,其他人都已经服了多次更役。

他们十一人在乡啬夫的带领下朝着硕阳县赶去。

这乡啬夫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民兵队长,主管一地治安,征兵等事情。

在乡啬夫的手下其实还配备了两三命游缴。

这游缴自然就相当于后世的捕快了。

十里屯外,夏澜望着背后已经消失到看不见的十里屯,顿时有些惆怅。

终于再次离开了。

上次离开屯子,自己亲眼目睹了三名长者被杀。

这次……

“澜小子,想家了?”

身后,乡啬夫见夏澜凝望身后,不禁淡笑问道。

“承伯。”

夏澜回过神,淡淡一笑。

乡啬夫承也是十里屯人,夏澜与他有过几面之缘,算是熟悉。

“娃子,你父亲的事承伯听说了,唉……”

“只盼着大王能够早日剪灭六国,一统这天下。”

“届时,天下黎庶便可免受刀兵之苦。”

承伯年龄稍长,约四十多岁。

许是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这时代,四十岁的人往往比后世六十岁的人看的更透彻。

夏澜微微颔首。

战国几百年纷争,天下黎庶死了不知几许。

每一代人就没有说是安稳度过的。

“承伯,要不了多久了,大王一定能够一统天下。”夏澜微笑着道。

“呵呵……”

承伯淡淡一笑,他只是将夏澜的话当成了一个玩笑。

灭六国,谈和容易?

“承伯,澜有个问题想请承伯解惑。”想到大秦后面的命运和当下处境,夏澜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说吧。”

“更役失期是不是要被斩首?”夏澜想了想道。

之前义父潘在的时候,也经常会为夏澜讲述秦律,但奈何却是没有讲到这一块。

也正是夏澜此时处于服更役的路上,偶然想到了几十年后大泽乡的那个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家伙,才会好奇问道。

“失期当斩?”

乡啬夫承伯笑着摇了摇头道:“秦律虽严苛,可还没到这种地步。”

“依秦律记载,役卒失期一日,斥,三日兹一甲,十日兹两甲,笞十。”

“如若路遇天灾,失了期,也可以言明情况,会有专门的吏卒前去调查,情况属实,可以免除刑罚。”

“但不能逃役,逃役确实当斩!”

听到这,夏澜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这般说来,后世之人又被那司马迁骗了。

按照承伯的话来说,这迟到一天,也就是被骂一顿,迟到三天则是罚款一甲,迟到十日也不过是鞭笞二十下,罚款两甲钱。

而且,遇到天灾人祸耽误了役期是可以解释的。

如此看来,所谓“失期当斩,不若揭竿而起”就是一个笑话啊。

后世皆说秦为暴秦,始皇嬴政为暴君。

夏澜仔细想想也是能够理解。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首先是汉臣,再者是儒家一派。

始皇嬴政确实不喜儒家,不以儒治国。

再接着,汉取代秦,夺了秦的天下,于公于私,他自然不会去歌颂秦始皇的功德。

夏澜记得,穿越前,新出土的《清华简》和《云梦简》两部古籍,都记载了诸多与史记截然不同的故事。

至于具体孰真孰假,只待后人去甄别了。

“诸位,已至日中,就地休息片刻吧。”

乡啬夫承伯仰头看了看太阳,开口嚷了一嗓子。

众人闻言,便都就地挑了一块干净地坐了下来。

……

硕阳县左县尉府。

正厅之内,四人相对而坐。

“将军,郡守前些时日已经告知属下,说会调任一名新的县尉来,属下没想到会是您。”

场中,一名身穿褐衣,身材壮硕的汉子望着对面的青年开口道。

青年闻言淡笑,轻轻饮了一口茶水道:“梁大人,离此次因触犯了军规被贬至此,梁大人身为右尉,日后还请多关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