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柠檬之味

回春堂朱二

首页 >> 香水柠檬之味 >> 香水柠檬之味最新章节(目录)

后记 (2/4)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然后有一天,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刘陌然。他看上去和和气气,沉默寡言,但内心却满是伤痕,有着不为人知的、不堪回首的过去。他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和他长得一模一样,但却比他优秀,比他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就比他更讨父亲的喜欢。面对哥哥的时候,他总是免不了自卑,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是对他不满意、总是对他挑三拣四。他开始沉迷于潮玩和模型,只有在那个世界里,没有人会对他指手画脚、对他吹毛求疵。虽然他没有受到生活的优待,但他依然愿意用善良的面孔和内心接纳所有人,直到他为了保护一个女同学而被其他男同学霸凌。他开始怀疑自己,这种友善之心到底有没有存在的空间和必要。在这种怀疑中,他慢慢的变得闭塞,不爱与人交流。再然后,他遇见了同样受到伤害,却依然拥有一颗友善之心的我们。他终于明白了,善良永远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绝不是一种错误,错的是那些因为自己的丑陋而妄图毁灭美好的人。就这样,我们和他互相治愈,互相救赎,心灵得以完整,和这个世界和解,也最终和自己和解。

坦白说,我写《洋娃娃与小熊》的时候,感觉非常舒服,内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就像是在和别人说我自己的事情一样,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只不过,刘陌然这个男主角虽然有原型,但和我真实的生活却一点都不搭边。他更像是寄托着我种种理想而具象化的一个男性形象,像是我的一个梦,可望而不可及,可遇而不可求。这个故事,也可以看作是现实的我和理想化的我互相和解,最终破茧而出的过程。至于那本《洋娃娃与小熊》的绘本,里面其实包含了各种暗合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回过头再去仔细读一读。不要说什么过度解读,没错,我就是那么设计的,不要怀疑!

三、《太阳与星星》

这个故事是真的!这个故事是真的!这个故事是真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除了男主角是演员这一点之外!

好吧,先别急着揍我,虽然故事原型的男主角不是著名演员,但他确实也很优秀。在真实的故事里,这两个人都是我的小学同学,住在同一个大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女孩就像黄星星一样,爸爸有心脏病,过得很苦,男孩一直呵护她、保护她,对她各种好。小学毕业他们就断了联系。上高中那年,我和那男孩子考进了一个学校,才知道他一直在找她。可惜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手机这种东西也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汗,再次暴露年龄),她又搬了几次家,留给他的电话根本打不通。后来高中毕业,男孩子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C9,毕业之后去了国外读硕士,即使这样他也还在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找她。再然后,我在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听说,他通过微博找人,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居然真把她找到了!再然后的然后,看到他们的消息就是在微信上了,官宣领证,大概是在我工作第四年的时候。听同学说是男孩子博士毕业回了国,向女孩子求了婚,女孩答应了,两个人就结婚了。怎么样,是不是比故事本身还要浪漫和精彩?

由于年代久远,时空跨度也太大太长,我实在是没办法弄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退一万步说,即使是当事人,又怎能保证说得清楚整件事情?可我又实在舍不得放过这么好的故事,毕竟,在这个速食爱情的年代,这么海枯石烂天荒地老的爱情已经越来越少了。于是我就以他们的故事为框架,填充上我自己的想象和美化,写出了《太阳与星星》。

可能很多人不大喜欢这个故事,觉得这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桥段,人设和情节都很老套。确实,这些我都承认,这故事没什么新意,都是陈词滥调,以及一些被写烂了的梗。但我想在这个故事里讨论的,其实是一个经典命题:同情,究竟等不等于爱情?

就像凌昊问梁萧的那个问题一样,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你对那个人究竟是出于同情才产生的爱,还是出于爱,才产生的同情?梁萧也好,现实中的那个男孩子也好,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换句话说,梁萧对星星也好,那个男孩子对那个女孩子也好,他们究竟是同情的成分更多,还是爱的成分更多?我不是他们,自然无法替他们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小说里已经明确回答了:你不会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怜爱”的感觉。对大多数人和事,你只是出于一种助人为乐的关怀;而只有特定的某个人,才会让你产生这种迫不及待,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一切都是因为你爱着那个人,如果不爱,就算那个人再怎么样,都跟你无关。至于爱是怎么开始的,这个就更难回答了。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清楚自己是怎么爱上那个人的吧?也别说年纪小就不懂爱,我认为爱是一种普世的感情,和年龄无关,也并不会随着人的意志就可以发生或消亡。它就像萌芽的种子,也许正好遇到阳光雨露,就一直蓬勃生长、开花结果;就算一开始没有合适的条件,它暂时休眠,可一旦时机成熟,它依然会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至于黄星星,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