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信我,这真是我最后身份

奥利给给给...

首页 >> 武曌信我,这真是我最后身份 >> 武曌信我,这真是我最后身份最新章节(目录)

5.释奴二字,乃先帝真名!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在蓝水星的历史上。

李唐,是李唐。

武周,只是李唐数百年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

长孙无忌,这位元老级别的大臣,因为极力主张废后,得罪了武则天。

所以晚景惨淡,自缢而终。

而在这综武神陆上。

唐,只是其中一方帝国。

起初的确是李唐,但没能延续过二世,便被武氏代替。

李唐,成了武唐。

相似点在于。

这武唐的长孙无忌,同样得罪了武则天。

武明帝,也就是武曌的父皇,当年一心要立自己最爱的女儿武媚为下一任皇帝。

长孙无忌以“古来万朝无闻立女流为社稷之帝者”为由,极力反对!

并且带领满朝文武劝阻。

但武明帝铁了心,力排众议,硬是把自己的女儿扶上位!

由此,长孙无忌自知得罪女帝。

此后必难善终。

待那武曌于则天门前登基,他便告老。

独自隐居皇城附近的枫林山龙隐寺。

虽未出家,却日日诵经,两耳不闻朝堂事。

大臣传言,长孙大人,这也是为了求的一个善终,无奈之举罢了。

所幸,武曌登基三个月。

并没有找他算账。

今天提及,武曌猛然才想起来。

但今日之事,武曌只关心叶晨的那份手谕,其他事情,暂且先放在一边了。

龙隐寺,距离思水轩并不远。

使臣快马加鞭,快去快回。

半柱香功夫。

一辆马车,载着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元老级别的老臣。

回来了。

车帘撩起,已是满头华发的长孙无忌,一声素装,在婢仆的搀扶下,下了车来。

“长孙大人,里面请,陛下在里面候着您。”

群臣侍者,无不毕恭毕敬。

周围的人,无论群臣还是奴仆,无不对他颔首,行礼。

他虽已退隐。

但威望始终。

身为三朝明相。

长孙无忌曾在李唐为相,朝堂上下,江湖内外,无不称道。

而后武氏代李,他又入武唐,辅武太宗,佐武明帝,二世为相。

为相期间,德高望重,政令通行。

不仅帮助武唐很快摆脱了过渡期的动荡,更让整个唐国元气很快恢复,乃至超越了曾经的李唐巅峰。

这一切,长孙无忌功不可没。

手中的拐杖磕地,咚咚咚——

长孙无忌进了思水轩。

面见圣上,先行跪拜。

“老臣——长孙无忌,叩见圣上!”

言罢,身形颤颤巍巍,便要下跪。

武曌看见长孙无忌,气就不打一处来。

但又见他那颤颤巍巍的样子。

虽说当年他执意阻挠自己继位。

但想来,他毕竟是三朝元老,天下名相。

也是于心不忍。

“罢了——罢了。”武曌突然叹了口气。

众人一愣。

“给长孙大人,找个椅子。”武曌下令。

长孙无忌也是一愣,连忙称谢。

“老臣谢圣上赐座。”

入座后,长孙无忌开口,“不知陛下急召老臣,所为何事?”

武曌抬手示意了一下。

侍者将那份手谕呈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看其他人,又看看女帝。

有些莫名其妙。

那份手谕拿在手里,缓缓打开。

看着,看着。

长孙无忌的眼睛。

开始缓缓瞪大。

他的面色,开始变红。

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

口中念念叨叨。

竟然开始将手谕的内容,哆哆嗦嗦的念了出来。

【奉壹挚友……

【吾、吾轻信谗言,误、误入埋伏……

【此番敌众我寡,吾军已陷、陷、陷崆山之刀剑重围……

【奉壹见、见、见书!愿恕吾愚钝,救吾水火,兄自感激泣下!】

【若是天命使然,吾命也,呜……呜……呜呼!】

【释、释、释……释奴!!】

“释奴!……”

如此,情绪激动,哆哆嗦嗦念叨完了。

待长孙无忌再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