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谲异俗

白贾易安

首页 >> 诡谲异俗 >> 诡谲异俗最新章节(目录)

酉阳杂俎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比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更喜欢这本唐朝的《酉阳杂俎》。

“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学,因留之。”

说的是在荆州有个山,山名小酉山,山上有个洞,洞里有神仙藏书,秦朝还有人曾在这个神仙图书馆学习过。而“阳“,指的是“山之南“,“山南水北“为阳,“酉阳“即代表这个图书馆大门开在小酉山的山南边。所以“酉阳逸典“,指代的是藏诸世外的秘籍奇书。而“杂俎“二字,则含着另一层含义。“俎“,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本意是指古代祭祀或者宴会时盛放牲肉的礼器。这里则用了它的引申义,代指不同于正味的“奇味“。这种奇奇怪怪的味道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排列在一起,就成了“杂俎“,作者的意图,是想以书名告诉读者,我的书,天上地下的事情,无所不有,内容奇特,口味多样,不愧为一本方外奇书。

按作者自序的话来说,《酉阳杂俎》,它是一本记录了怪异事件的故事集,与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一般,用简短条目,记载怪异事件,不怪不奇,不能入段成式法眼。

作者段成式,这位宰相独子不恋官场,好读书,读得又不仅是圣贤书,偏向猎奇之处下功夫。他在供职秘书省和集贤殿期间,凭着职位之便,把国家图书馆翻了个底朝天,秘阁图书,珍奇典册,批阅殆遍,他又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人物,博闻强记,过目难忘。历朝历代,少有“博闻“式的天才,段成式可以说是其中名列前茅之人。

他一直跟随父亲走南闯北,长安成都,江东西蜀,大江南北,遍布着他的足迹。就算父亲去世之后,他也没有停下浪迹天涯的脚步。风土人情给了他莫大的吸引,每经一处,他都搜罗当地奇闻异事,以扩充眼界。

这样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肚子里的故事当然少不了。他随走随记,听了什么古怪事,读了什么古怪书,都记了下来,这些记载整理成册,就是《酉阳杂俎》。

今天来分享里面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当然是……)

四万冰尸

唐玄宗天宝年间,有一则轰动全国的军事奇闻:当朝大臣安思顺(安禄山的远亲)送给玄宗--条五色玉带,皇上越看越喜欢,犯了收藏的瘾。于是到处搜罗五色玉。

但那五色玉产自西域,稀有得很;最后只在国库里找到一只五色玉杯,还是多年前西域进贡的。收藏癖得不到满足,皇帝很着急,马上派使者去西域蕃国问罪:“最近为什么不进贡五色玉了!”蕃国直叫屈:”误会啊,我们确实进贡了,但中.途都被小勃律国给劫走了。”

使者回禀玄宗,玄宗大怒,就要发兵去打小勃律。大臣们纷纷劝阻,只有奸相李林甫(就是:“口蜜腹剑”的那位)支持皇帝,还推荐了一员大将叫王天运。

奸臣大力举荐之人,自然也好不到哪去。话说那王天运率领唐军四万,加上西域各国的若干援兵,浩浩荡荡地杀向小勃律国。

小勃律国王一看兵临城下,唐军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顿时也怂了。赶紧派人去唐营中请降,把五色宝玉都交了出来,并保证对唐朝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王天运不仅不接受投降,还趁机纵兵攻入,大肆屠城。最后杀得差不多了,带着三千多俘虏和抢来的大量珍宝,唱着凯歌踏上东归之路。

小勃律俘虏中有一名术士,诅咒道:“你们唐军丧尽天良,人神共愤,老天会降下暴风雪来惩罚你们!

时值深冬,天寒地冻,唐军押着俘虏东行数百里,忽然狂风四起,雪花乱飞,海水被狂风卷起,瞬间冻结成无数冰柱。不到半日,四万人全部冻死。

俘虏生性耐寒,尽数逃走;唐军中只有两人侥幸生还,其中之一正是王天运。他逃回国,向玄宗禀报了情况,玄宗大惊,立即派使者随着王天运回到案发地点验视。

到了海边,只见冰柱如山,一根根峥嵘而矗,晶莹剔透;冰柱里,无数士兵的尸体清晰可见,或立或坐,或张嘴欲喊,或二目圆睁,神态皆惊恐万分。.

使者们都吓傻了。正要回程,只听见哗啦啦一阵破碎的响声,所有冰柱一齐碎掉。几万个尸体都消失不见了。

诅咒庄园

(这则有点恶心)

仍然是唐代宗时期的大历年间,大约在上一件事情发生几年后,京城长安附近,又发生了一桩怪事,被《酉阳杂俎》珍而重之记录在册。

这件事发生在距长安不过百多里路程的陕西渭南,仍然是在一个读书人家里一不过这个读书人在事情发生几年前,突然猝死在了长安,留下妻子柳氏带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住在渭南的庄子里。

一个夏季的夜晚,月亮圆圆的,映的满地生辉。这家的小孩忽然莫名其妙、无缘无故的惊慌恐悸不敢睡觉,柳氏问他哪里不舒服,小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柳氏只好让婢女守在孩子床边。

小孩惊恐丝毫不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