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与朝朝

草莓橘子粥

首页 >> 岁岁与朝朝 >> 岁岁与朝朝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章:裹小脚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我再见到太奶奶时,她已经大限将至,没多少时间了。

太奶奶的面容早已苍老,但即使如此仍然梳理打扮十分得体,哪怕是到了病危时,也如此的淡然精致。

她一个人躺在院中的躺椅上,身上搭了一条灰黑色的长褂子,见到我来时,眯着浑浊的眼睛才缓缓的睁开,喉咙里发出嗡嗡的微声。“囡囡,我这一生了无挂念了。”

她说这话时,语速极慢,浑浊的眼睛在暖阳下闪着泪光,我知道的,太奶奶这一生挂念的人早已不在了,唯独只剩这一件灰褂子陪伴她度过了一生。

太奶奶这一生没有婚嫁,后来领养了我的爷爷,独自守着这空院子,度过了一生……

年岁是太奶奶的名字。

年岁与燕归的关系是极好的,整条太平街的人都知道,个个都说年岁是燕归的小媳妇,因为年岁像是燕归一条甩也甩不掉的小尾巴。

年岁家的年宅与燕府是紧挨着的,年岁的奶娘和燕归的奶娘是好姐妹,两个平日里无事便聚在一起闲聊,顺其自然,年岁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在燕归屁股后面。这也倒是方便了年岁缠着燕归。

年岁整日像个小尾巴一样,天天跟在燕归的身后,起初燕归还嫌她碍事,便老是偷偷甩掉她,但后来他慢慢习惯了,年岁自己也习惯了,整个太平街都习惯了年岁这条小尾巴的存在。

那时正值清朝末年,1849年,外族侵略十分严重,大批洋货涌入各个省地,许多商家纷纷破产,大清的官兵频繁乱战,大清国的领土让了再让,百姓民不聊生,太平街也变得不太平。

那时的燕归,16岁了,私塾早已念了几年,先生讲的大道理,燕归早已背熟烂在心里,无非就是清军腐败,国家落后。

但那是只有八岁的年岁,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她只知道这京城哪的糖葫芦好吃,哪的糖人更好看,只知道跟在燕归的屁股后面打打闹闹。

16岁的燕归已经出落成一个翩翩的少年郎,个子长得越发顺堂,唇红齿白,乌黑发亮的黑辫子被奶娘打理得整整齐齐的挂在脑后。

“燕归哥哥,阿娘说待我12岁生辰,便给我裹小脚,穿好看的绣花鞋。”此时年岁一手握着糖葫芦,一手揪着燕归的长褂子,奶生奶气地笑着说

“岁岁”燕归未脱稚气的脸上尽是严肃气色“你千万别穿小鞋那些老什子都是害人的”

年岁虽年少无知,但还是十分听话的点点头,尽管心有疑惑,但她听他的话了,燕归哥哥说的准没有错。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由洪秀全的带领下轰动了整个大清国。

18岁的燕归已经成了顶天立地的大男子,自然不会忘了当年私塾先生教的大道理,毅然决定跟着伐清的队伍离开了太平街。

燕归离开太平街时,天才刚蒙蒙亮,天上还罩着一层浓雾,年岁一大早便嚷着闹着,起床要找燕归。

母亲将她搂在怀里,任由她胡闹也不松手,面上没有了往日慈爱的模样,父亲更是吩咐奶娘看管好年岁,不再由着她的性子乱跑。

于是燕归走的那天,等到最后年岁也终是没有见着她的燕归哥哥。

燕归走后,年岁一改平日嘻嘻哈哈的性子,整日往父亲的书房跑,求着嚷着让父亲教她识。

若是她会写字识字了,便能给燕归哥哥写信告知他,她很抱歉,没有去送他,希望他不要生气。

但直到最后年岁也没有学会写字,因为母亲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甚至恼羞之下将父亲的书房锁了起来,任由她胡闹也不给开门。

所幸,她还可以求着哥哥让年琪帮她写信,但她都不知道燕归在哪,这信该往往哪送。

“大哥,燕归哥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年岁说这话时正小心翼翼的叠着信纸

年琪啧了一声“阿妹,燕归这人就是个傻子,这打仗的事情都是官兵的事,跟我们这些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也就这一个傻小子不要命的往前冲”

年岁闻声瞪起了大眼睛跟他嚷嚷“燕归哥哥说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你一个女孩子家的,只管相夫教子,管这些劳什子做甚?”年琪打理着养在笼子中的金丝鸟,不再理会她,。

这是年岁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燕归那样心存志远,也不是所有人都像燕归那样心中装满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1953年,年岁12岁生辰,整个太平街都是欢悦的。

1953年,永安封王,太平天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建立了政权,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了和清廷对峙的局面。

年岁生辰的那天,燕归一身灰褂子,风尘仆仆的赶回了太平街。

那天正是隆冬,年岁身着着奶娘缝制的金丝玉绸的马甲红袄,穿着阿娘亲手给她一针一线缝制的红莲绣鞋,由着阿娘领着去往前堂,穿着红绣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