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狠总兵

轻风千里

首页 >> 大明最狠总兵 >> 大明最狠总兵最新章节(目录)

第34章 家喻户晓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一月中旬,盛京,皇宫,书房。

皇太极在这里接见探子头目,听取详细汇报,范文程亦在此。

因为对他甚为器重,皇太极让他旁听汇报,要跟他商议对策。

“皇上,姜瓖在大同镇,以特殊之法操练新兵,施粥给所有流民,以狠辣手段对付卫所军官,收回军田……”

那探子头目,把探子所查探到的情况,详细向皇太极禀报。

听着汇报的消息,一向老谋深算的皇太极,也不禁吃惊起来。

范文程也惊讶了,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手段的人。

“这个姜瓖,可不是一般人!”

皇太极自言自语着。

范文程道:“皇上,姜瓖如此有手段、有魄力,除非投奔大清,否则,将来必成大清祸患。”

皇太极点头道:“范爱卿说得没错,这姜瓖是难得的人才,若他能为大清所用,那是大幸;否则,那就是大祸害,必须铲除。”

范文程道:“皇上,臣认为,可借崇祯的手把姜瓖除掉。”

因为姜瓖杀了他次子,他对姜瓖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即报仇。

皇太极道:“先不急于这么做,我们先派人见姜瓖,对其痛陈利害,全力劝降。只要是人,总有弱点,我们只要抓住弱点,成功之数大大增加。我们先了解姜瓖看重什么,功名、钱财、美人,只要肯投奔大清,我们都可以给姜瓖。”

范文程不便反对,他虽想姜瓖死,但站在皇太极角度上来说,这是最佳方法。

皇太极派出阿巴泰为主将,入关对明国的北直隶、山东一带大肆劫掠,效果显著,捷报不断传来,让皇太极很是欣慰。

唯一遗憾的是,宸妃的死让皇太极心情忧郁,受伤的心始终无法平复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

从十二月中下旬到一月上旬,短短二十天时间,大同镇所有卫所,被军官侵占的军田已全部被收回,大多数军官被处决,少数军官及时逃走保命。

那些储存在卫指挥使司的粮食、钱财,都被运送回大同。

一月初九,大同城北门边的告示栏,这里聚集了大批百姓,他们在看着告示、听着士兵说着告示内容。

“在姜将军领导下,大同镇十四个卫、三个千户所,所有被军官侵占的军田皆已被收回,那些罪大恶极的军官们,绝大部分已被处决。在大同镇各卫所,重新恢复原本卫所制度,所有军田皆交给军户耕种,各卫所将重新为大明军队供应粮食。”

因为军田被收回,累计已让万余流民成为军户,原本分别在各千户所、百户所的佃户们的房屋,成为了军户们的家,加上流民的家人,共安顿了数万人。

在大同四周的流民,因为成为了军户,在各卫所重新安家了。

这是姜瓖特意安排的,将自身称呼明确为“将军”,还采用“领导”这个词,他不可能为崇祯卖命,必须确立自身在军民中的领导地位。

在告示中,除了讲述事情后,告示中罗列出侵占军田的军官名单,累计有六百余人,大多数名字后有个“杀”字,表示已被处决。

围在告示前的民众们,大多数交口称赞。

“姜将军真有胆魄,大明无人敢做之事,姜将军那这事做了!”

“大明问题太多了,若是姜将军不够狠,哪能把军田收回。”

“卫所重新恢复如初,往后大同镇军队,勿须再依赖朝廷的粮食。”

“汉奸和卫所狗军官都已解决了,但大同府还有狗官没解决,知府贪赃枉法,到现在还未被惩治。”

“哎!我长子不知那里得罪了那姓林的地主恶棍,被打断了一条腿,我去知府衙门告官,知府却不理睬。”

“那知府肯定是拿过林恶棍的好处,岂会为我们平民百姓做主!”

…………

像这样的告示,在大同镇的各府、县都有张贴。

姜瓖的事迹,在大同镇已家喻户晓。

————————

大同知府府邸,书房,这里大门紧闭。

屋内有两人,分别是大同知府邹桐、大地主林怀忠。

两人在暗中商讨要事。

林怀忠道:“邹大人,姜扒皮太心狠手辣,把各卫所当官的都杀了,我们这些买军田的人,恐会遭到他算账。”

在那些既得利益者中,不少人把姜瓖称呼为“姜扒皮”。

购买军田的地主很多,尤其以林怀忠占比最大,他是大同府地区最大的地主,有座大大的庄院,位于大同城外东北约一百里处。

姜瓖动静闹得很大,因为害怕进相信对自家不利,忐忑不安的林怀忠,前来这里跟邹桐商议,他还特别带了一些财物送给邹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