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闲鱼生活

买鱼不论钱

首页 >> 四合院的闲鱼生活 >> 四合院的闲鱼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第38章:别在家里闷着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李和时在大年初一头一天,感到很欣慰。

“嗯,群众同志们都很有觉悟。”他对现场的群众们挥挥手,“回头儿有机会,我再来看望大家。”

说着,他就要拉车门。

许大茂一个箭步,抢在李和时与贾张氏的前面,拉开了车门,并用手掌挡住车棚子。

李和时钻进吉普车里,许大茂等人看着车屁股后面冒出来的一股蓝烟,久久地没有移动身子。

“嘀铃铃”的车铃响起,许大茂回头看去,见到是郑晓宝推着车子,从院里走了出来。他的身后,跟着三大爷的小女儿阎解娣。

“哪儿溜达去啊?”许大茂说着,冲郑晓宝挤挤眼睛。

对于这样猥琐的动作,郑晓宝觉得很是厌恶。

“俩孩子说是去逛大集,”三大爷随口说着,“大过年的,是别在家里闷着。”

也不理会,郑晓宝推着车子到了院外。跨上车座,他对阎解娣说:“坐上来吧。”

阎解娣先坐在后车座上,郑晓宝蹬起车远去。

许大茂呵呵地坏笑着,随即把拇指、中指并在一起,含在嘴里吹了个口哨。

这声呼哨响起,郑晓宝暗笑:许大茂,你开心的时候还在后面呢。

两人出了胡同,在公交车站等来了郑晓宝渴望见到的那个女孩,冉秋水。

和她姐姐冉秋叶一样,都是肤色白皙、身材苗条,气质也都是娴静端庄。

冉秋水看上去,比她姐姐的面容更加姣好。

尤其是她乌黑的刘海下面,长长的睫毛掀动之下的,那双清澈黑亮的大眼睛。和她的名字一样,宛如秋水。

“郑晓宝,上次见过的。”阎解娣笑着介绍。

也是十四岁的冉秋水,带着腼腆的微笑,对郑晓宝点点头:“你好。”

“你好,冉秋水。”郑晓宝认真地说。

冉秋水看了他一眼,被他盯视得有点不好意思。

“我们俩坐两站公交车,晓宝你自己骑车去吧。”阎解娣安排着。

一辆自行车,可以后座做一个,前大梁坐一个。

不过,坐在后车架还好,坐在前大梁上,对于彼此都还不太熟悉的三个人来说,肯定都不好意思。

尤其,阎解娣暗想:即便是冉秋水坐在后车座,我也不乐意。

看着两个女孩坐上公交车,郑晓宝骑车跟行。

不久,三人就到了地坛附近。

地坛是古时候的祭地场所,后世修缮后,每年都会举办庙会活动。

后世的庙会,与老年间的庙会,并不完全一致。过去的庙会,多有一些祭祀活动。而后世的庙会,群众大多当作了游乐和逛吃活动。

这时候的地坛附近,虽然还没有庙会活动,但也聚集了一些流动商贩,类似于鸽子市那样。

售卖各种杂物的人们,和前来闲逛的人们,不时发生着买卖的交谈。

花了一毛钱买个风车拿在手里,阎解娣高高地举着。

高粱杆做成的风车架子和上面的许多圆转盘,里面是涂染了色彩的风车轮。

寒风吹来,风车轮子转个不停;另有胶泥做的几面小鼓,被风力带动的小木棒,敲得“咚咚”作响。

冉秋水蹲在一个地摊前,花了两毛钱,买了一大把各色皮筋头绳。

挑个五彩的,她随手系在了辫子上:“解娣,好看吗?”

红色的头绳上,再扎上这个彩色皮筋,的确显得冉秋水娴静的神态,多了一份活泼灵动。

“好看。”阎解娣笑着夸赞后,见郑晓宝看着冉秋水也连连点头,就接着说,“秋水,给我一个。”

“好。”冉秋水伸开粉嫩的手掌,一小团各色皮筋尽在其中,“你随便挑吧。”

找了和她系着的同款的皮筋,阎解娣也把它们系在了发梢处:“好看吗?”

冉秋水夸赞后,阎解娣还不放心地看向郑晓宝,却见他已经走去卖糖葫芦的小贩那里。

一辆二八旧自行车支在地上,一个稻草扎起的草垛上,插满了红通通的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的原材料,大多是山楂、海棠果。

炒锅里放点水,烧热后倒入白砂糖,熬成糖稀。把用竹签串好的山楂果在里面一涮,拿出来平放在案板上,稍微冷却后就做好了。

“小的五分,大一点的一毛,夹核桃的一毛五,”小贩对询价的郑晓宝介绍着。

“一毛五的。”阎解娣笑着说。

“好。”郑晓宝接过小贩递来的糖葫芦,转到她的手里后,再问冉秋水,“秋水,你呢?”

“我不想吃。”冉秋水脸上微红。

这是不好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