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医妃

锅盖毛豆豆

首页 >> 大唐医妃 >> 大唐医妃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章 医者仁心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杜甫有诗云“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此时在离潼关不远的禁谷之中,正在进行着一场规模不大却空前惨烈的战役,这里,唐军正在阻截史朝义派出的一支精锐先遣部队。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敌军先遣尽被诛杀,唐军也伤亡惨重。

第一天回到医帐复职的风小渔满脑子却想着如何溜出去。正在此时,门外一阵骚动,满身血污的传令兵闯入帐中,令所有医者去郭元帅的帐外。风小渔不敢违令,不情不愿的跟着人群走了出去。

医帐外的情形令风小渔吃了一惊,只见伤兵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地,浑身血污,哀嚎连连。

风小渔心里一沉,打仗了?郭将军都负了伤?那!她慌忙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微愣了一下,拨开人群,向一个方向直直冲了过去,身后药箱被晃的咕隆作响。

“小石头!你还好吗?”风小渔蹲下,声音颤抖,急急执起了一只黢黑柴瘦的手,搭上了脉,脉相微弱,浮乏无根,脉形散乱,乍疏乍密。

少年听到了小渔的声音,缓缓睁开了双眼,虚弱地咧开干枯的嘴唇,望着风小渔笑道:“小风大夫,我终于打上仗了,我们赢了!”

小渔此时心已经沉到谷底,她深吸了一口气,对上少年仍旧明亮的眼睛,轻轻将少年被血污粘住的额发理到鬓边。微笑着道:“我们小石头,最是英武,定是将反贼杀得屁滚尿流!”

少年嘴角上扬,眼神更明亮了些,“那是,可惜你不在,没亲眼看见!”他顿了顿,望着小渔忽得郑重起来:“幸好你不在,小风大夫,你的战场不在那边,但你也要打赢你的仗,治好更多的人,我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你一定是个.....是个......好.....好大夫。”少年眼里的星光渐渐散去,变得空洞混沌。风小渔覆手另其合眼,缓缓起身,背着药箱,向郭将军营帐走去。

西风萧瑟,残阳如血,将少女的身影拉的极长,却在独特的光影中多了几分厚重。

老将郭子仪此次身先士卒,不幸身中箭伤,伤及心肺,奄奄一息。将军帐内,一群军医慌张的诊脉施针,却仍旧没有起色,军医们虽然心里都已觉得回天乏术,但谁也不敢懈怠,还在坐着最后的挣扎。

李邈和李适平日虽是雄才大略,此刻也都是束手无策,在将军榻前来回踱着步。

此时,帐帘掀开,一个身染血污的瘦弱少女走了进来,她向李适李邈行了行了礼,便向郭子仪身边走去。

“风小渔?你来的正好,赶紧拿支笔,帮我们记录一下郭大将军的病案。”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医师拉着少女道。

小渔没有理会他,甩开了他的手,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径直走到了郭子仪的榻前,仔细检视起了他的伤处,随后又侧着头悉心诊脉,低头沉思了一会,道:“郭将军身中箭伤,所幸未伤及要害,但伤口溃烂化脓全无愈合之相,且脉气鼓动,脉沉无力,郭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素来康健,本不该如此,我观测再三,应是拔箭时仍有箭头碎片残留体内感染所致,需去其腐肉,深切肌里,取出残片方能根治,其他方法,皆为徒劳。”

她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力量。一时帐内鸦雀无声,老医师们脸一阵红一阵白,这黄毛丫头,能懂什么,分明红口白牙指摘他们治疗不利。虽说这脉相形容分毫不差,但原因分明是大将军病重,现下只能靠针灸刺激心脉复苏。

“一派胡言乱语,在将军身上动刀?亏你想得出来!”刚刚使唤小渔记病案的老军医指着她骂道。

小渔并不慌张,朗声道:“若是你们没胆,我愿意一试。”

“混账!你一个小娘子能懂什么!大将军的性命,岂容你说试便试!”老军医气得胡子都要翘起来。

小渔望向李适和李邈,微一拱手道:“二位王爷,郭将军如今命悬一线,若不及时抢救,恐会回天乏术,在下不才,愿赌上项上人头,勉力一试。”

“你那颗头怎能和郭大将军性命相比,你莫不是因被大将军当众责打怀恨在心,意图报复?”人群中不知谁质问道。

李适面露难色,有些迟疑。

“这位大夫,可不知加上本王的这颗可够分量。”李邈上前一步,盯着出言不逊的老军医,冷冷道。随即转向小渔,拍了拍她的肩膀:“小风神医!郭大将军就拜托你了!”

这声小风神医蓦地给了她许些勇气,小渔感激地望了望李邈,赶紧吩咐这群老学究生火的生火,煎药的煎药。老学究们虽不大情愿,但碍着郑王的面子也只得照做。

小渔从药箱中拿起了那把跟了自己多年的明晃晃的小刀,在火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