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半身霜雪

秋末笙箫

首页 >> 浮世半身霜雪 >> 浮世半身霜雪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章 临城失约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今日是上元灯节,白天街道上就已热闹不已,天气还不算暖和,但冰雪早已消融万物正在慢慢复苏。

“公子,你今天还是要去吗?”陌上问。

“我不想食言,走吧。”孟雨桓说完,拿上披风,与陌上各骑一匹马出了城。

往山上走的路太陡,不能骑马,两人只好步行上去。路边草木枯黄,可能是这里很少有人来,荒草杂盛更显得冷清。寒风刮着瑟瑟的,让人不禁一颤,这一年到头怕也只有孟雨桓守约来这吧。

走到那里时便见一位红衣女子在枫树下似乎睡着了。陌上想着地上潮湿,便去叫醒她:“姑娘,你醒醒。”

杜秋娘感觉到有人,蓦然睁开双眼快速站起身来拔出剑直指着陌上警惕性的看着他。孟雨桓一惊,将剑拔出一半。

杜秋娘冷冷的目光看向孟雨桓问:“你们想干什么?”

陌上看得出眼前这个女子武功极好,连他拔剑的机会都没有,陌上解释道:“姑娘,我只是觉得现在还是冬季,地面潮湿怕你生病才叫醒你的,并无恶意。”

杜秋娘将剑收回鞘中,孟雨桓也将剑收回剑鞘。

“你怎么会在这儿?”孟雨桓疑惑的问道,刚才就认出她就是偷盗落影戟的人。

“你倒说说我怎么就不能来这儿了?”杜秋娘反问。

“姑娘公子不是这个意思。”陌上忙着解释道。

杜秋娘别过脸去不理他们,孟雨桓也没说什么,他静静的抬头看了看眼前这棵枫树。可能是因为今年霜雪大,这枫树只留着几片残叶,感觉只要风一吹它们就会掉落。孟雨桓看了很久都没有看见莲花灯,顿时感到有些失落。

孟雨桓淡淡道:“陌上我们回去。”

“是。”陌上应道。

于是他们便下山去了。陌上看着杜秋娘有些不放心这大雪天一个人孤苦无依的顿生怜悯之心。

孟雨桓看出了陌上的心思边走边道:“江湖中人飘忽不定,她武功这么好,你还担心什么?”

“公子你是不是认识她。”陌上问,刚才孟雨桓问那红衣女子的语气,不像是刚认识的。

“在孟府有过一面之缘。”孟雨桓道。

陌上挠挠头发有些疑惑,孟府中还有他不认识的人吗?

他们走后不久,杜秋娘也下了山,来到临城,一下就被各色各样的花灯所吸引,大街上人来人往。路人笑语盈盈从她身边走过。

这条街一眼看不到尽头,杜秋娘一直往前走在这条街的尽头有一座小桥。桥头有一位穿着书生样的人在卖花灯并在花灯上题诗作画,但他生意并不好。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与这热闹的大街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这倒引起了杜秋娘的注意,她好奇的走了过去,细细看这些花灯,其实花灯都很漂亮,他作的画也不错,却没有人光顾。

杜秋娘细细看了看写的全是让人伤感的诗,什么《九绝诗》、《秋殇曲》的。杜秋娘这才知道他这里为何如此冷清了。

杜秋娘看着认真作画的人不禁怀疑:“这人有病吧,这上元灯节都是祝愿亲人们长久健在,写的遥寄相思,情意缠绵之词。他怎么全写伤感惜别的诗呢?怪不得卖不出去,有人来买才怪呢。”

“姑娘看花灯,可看上有喜欢的。”那书生见杜秋娘看了他许久。

杜秋娘连连摇头:“我就随便看看。”

那人低下头继续写诗,杜秋娘就这样看着他写。他写的那么认真终是徒劳无获。

杜秋娘没忍住提醒道:“公子,你这样是不行的,你看你画也画得不错,诗也写得好,就是你不能总写这么伤感的诗呀。今天是上元灯节应多写些美好祝愿的,这样你的灯花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那书生面色不惊,边写边说:“我故意的。”

“啊?”杜秋娘很吃惊。

他解释道:“近年事事不平,我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施展才学,现在只能在这里题诗卖画,闲来无事,卖不出去也无妨。”

“原来是这样。”杜秋娘想着他人都不开心,又怎么有心写那些美好之词呢,杜秋娘继续看花灯,有一盏莲花灯很漂亮,她走了过去拿了起来,灯下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前缘是过,对面不识”。

“姑娘喜欢?”那书生见杜秋娘拿着那莲花灯舍不得放下。

“这盏花灯我要了,这个你留下。”杜秋娘说完将纸条留下,一个轻功飞身走了。

“姑娘。”那书生追喊着。

“这钱算我欠你的,他日必还。”杜秋娘只留下这一句话。

杜秋娘又回到那棵枫树下,将那盏莲花灯挂在枫树的最高处心里暗暗想:“他会来,他一定会来的。”

可是他一个人在这里等到天黑,他都没来。夜深了,她还是不想走。一直说这一天还未过去,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