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截胡武媚娘

篮球黎小仙

首页 >> 大唐:开局截胡武媚娘 >> 大唐:开局截胡武媚娘最新章节(目录)

第19章 李二的小心思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场上的武官和几位位高权重的文臣齐刷刷地倒向李君羡一方,这是令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李承乾又是妒忌又是后悔,自己没有做好更加万全的准备,还以为只要魏征上书,这件事情便是十拿九稳。

谁知道,竟然会变成这样一副局面。

东宫党的那几位官员内心就更加是又惊又怕。

今日大家谁都看到了裴矩被打成了那个模样,便知道这个李君羡绝对是个不好惹的家伙。

今日若是被李君羡记仇,来日万一也被揍成裴大人那样,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那些随波逐流的文臣就更无助了,即便他们不希望科举顺利举行,但是也不能像现在这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吧。

站错了队,万一陛下哪天想起来要处置他们,一道圣旨他们就得去滇南种田。

饶是李世民提早打点好了这几位心腹大臣,他想破头也不会想到,独独李君羡一个人,就能够把满座文武说的是哑口无言。

他也从李君羡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听出了李君羡的大志向。

如此优秀的李君羡,若是成为李世民的继承人,定然会是个好皇帝。

李世民心中叹息道,只是现在,还不是父子相认的时候。

对于举办科举,改革如今的选官制度这件大事上,李世民是双手双脚赞成的。

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他流落在外的儿子提出来的,并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革。他想要认回李君羡,且不被众位大臣口诛笔伐,那李君羡就必须要有过人的功绩来堵住文武百官的嘴。

他扶植李君羡,助李君羡完成科举制度的改革,到时候朝廷势力一定会发生改变,甚至很有可能重新洗牌。

李君羡作为大功臣,在新晋的平民官员里就会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威信,日后相认,让李君羡认祖归宗,受到的阻力也会小得多。

其次,就是因为科举制度本身的好处。

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即将打破世家对于官位的垄断,同时也为平民阶层想要更进一步拓宽了通道。

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是却并不安稳。

时不时就会发生天灾,到了冬季,草原上的突厥等部族还经常侵扰边境,弄得民怨沸腾。

可是许多世家出身的官员根本就不懂得体恤人间疾苦,一心只为了自己和世家谋取利益。

更有甚者,面对苦难的老百姓,苛捐杂税,如同贪得无厌的硕鼠一般,靠吸食百姓的血汗敛财,实在是可恶至极。

科举制度除了涵盖考试选举人才,同时会在已经成为官员后进行复核,若是没有达到考核标准,那就撤职,让能者居上。

如果科举一事顺利办成,那整个朝堂之上的不良之风绝对会被刹止肃清,这横看竖看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

“依朕看来,长孙大人和房大人这几位老臣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李世民咳了一声,如是说道。

“这件事情朕已经找金吾卫都了解清楚了,裴大人,你可知罪?”李世民威严地盯着裴矩,“侍郎印信丢失,你为何不报?”

裴矩一时慌张不已,连忙用眼神暗示一旁的一个小官。

那个小官知道裴矩是要拿自己顶罪了,可是全家人的身家性命都被捏在裴矩手里,他也不敢不从。

“求陛下恕罪!那侍郎印信,其实是被下官藏起来了!”那个小官不甘心地跪下磕头,“是下官嫉妒李大人平步青云,就想着偷走侍郎印信,为难一下李大人!”

“真是糊涂啊!”裴矩不等旁人反应过来,连忙斥责哭诉道,“陛下,臣冤枉啊……”

李世民静静地看着裴矩在那里作秀,终究是叹了口气。

这裴矩,原本也算是一个有才之人的。

裴矩不知道在李世民心里已经让人将他的棺材抬走了,还在那里哭哭啼啼。

“王申窃取侍郎印信,褫夺官职,永世不可再复。拉下去打五十大板,然后放出宫去。”

“陛下饶命啊……陛下……殿下救我,裴大人救我……”那个小官终究还是被拖了下来,只是听见了他的叫喊,李世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难道说,这里面还有李承乾的手笔?

迟早他都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裴矩御下不严,罚俸半年!在家里闭门思过两个月!”李世民平静说道,“裴矩,你可有话要说?”

裴矩哪里还敢有其他话敢说,只能磕头谢恩。

“多谢陛下开恩,多谢陛下开恩!”

李世民处置完这两个人,又提笔当场拟了圣旨。

“朕要亲自册封李君羡为钦差特使,全权负责科举一事。各部都要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