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又勾勾又丢...

首页 >>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章 特使人选,汉末三杰!(新书求收藏)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司空陨落!

十常侍之首张让被凌迟!

武将新秀董卓更是九族诛灭!

文武百官因皇帝突然的杀伐果断有些无所适应!

“陛下,西征丑恶骇人听闻,若是传出恐怕对陛下、对朝廷威望是巨大打击,这是杀了张温、张让、董卓无法消除的,如今之计,只有安顿好凉州百姓才行!”

司徒袁隗神色一动,走到殿中央躬身道。

以前皇帝无心政事,朝廷大概分为四个势力。

宦官势力: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代掌皇权监管天下。

武将势力:以司空张温为首,主要负责清理国朝内部的黄巾军和国朝外部的夷狄军队。

豪强势力:这是由西园卖官鬻爵催生出的新势力,主要特点就是有钱,通过买官获得官位,发展这么多年,羽翼渐丰,代表人物:董卓。

最后。

文官势力:以他司徒袁隗为首,或是出身显赫,或是出身书香,通过察举、征辟、辟除入朝为官,正统官员。

现在。

张让死了,张温死了,董卓死了,四大朝廷势力中,势力首领死了三。

而凉州,被西征军和先零羌军、匈奴军等折腾得像个炼狱。

朝廷必须派出使者救济灾民,从而减轻国朝百姓心中的不良影响。

这不是件好事。

对陛下,对朝廷,都不是件好事。

但对此次派往凉州的朝廷使者来说,这是个刷民心、刷声望、刷功绩的大好事。

要是论起赈济灾民、安抚民心、重建百姓家园,这谁能比得过正统出身的文官?

苍天啊!

这该文官势力大兴啊!

久违的!

袁隗觉得自己年迈的身体中,血液再一次燃了起来!

“嗯?”

刘宏似笑非笑看了过去,淡淡道:“司徒觉得朝廷中谁来当这个特使比较合适呢?”

不约而同的!

文武百官抬起了头,目光中闪烁着热切和渴望。

这种大好事,砸到头上,就是成不了三公,九卿起码没跑了。

袁司徒,你快看看我!

“俗话说,举贤不避亲,臣有一侄,名为袁绍,曾任濮阳县令,有点清正能干的薄名。

后因父母先后病逝服丧辞官,丧期后入羽林卫当了中军校尉,在军中深受将士信任。

臣想着,先零羌军、匈奴军虽然退了,但说不定会有折返,正需要一位能文能武的特使,袁绍,刚好满足。”

袁司徒大义凛然道。

文武百官纷纷侧目,想要啐一口这不要脸的老贼。

举荐自家侄儿就举荐呗,还一副为国为民为陛下考虑的姿态,令人作呕。

感受到背后无数鄙夷的目光,袁司徒毫不在意,为官数十年,脸皮不是没有,相反,是厚如城墙。

这份朝廷特使的荣誉,说啥都不能丢,绝不!

“相比较袁绍,朕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见识到袁司徒得厚脸皮,刘宏嘴角微微抽搐,不由得道。

“敢问陛下所言是谁?”

“前东郡太守曹操!”

闻言!

文武百官一愣!

倒不是不熟悉,而是太熟悉了!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其父是曹嵩,敢依靠买官买到三公之首司徒位置的存在,虽说没当几天就被干下来,但也证明胆大包天。

而曹操颇有乃父之风,刚举孝廉入洛阳为官,就敢用五色棒杖毙十常侍之一的蹇硕叔父,刚直之名传遍朝野上下。

遭到宦官报复罢官后,又在黄巾之乱中被启用,斩敌数万,被任命为济南相。

在任内整治贪官污吏,不论靠山是谁,统统下了死手,使得济南很快达到天朗地清的程度。

其后升任东郡太守,但因宦官、权贵的压迫,拖病回归乡里隐居。

单从履历来说,曹操允文允武远在羽林军校尉袁绍之上。

而从朝廷特使角度,曹操孤胆英雄的形象也比袁绍合适。

刹那间。

文武百官看向袁司徒的目光充满了戏谑,老贼,没想到吧?

袁司徒也被恶心到不行,几欲张口最终化为叹息,道:“曹操这人,倒也合适!”

这人就怕对比,曹操确实比自家侄儿强,无法反驳。

再加上这是陛下御口钦点,自己要是反驳,特使之位能否要到是一方面,还容易引起陛下厌恶。

得不偿失!

算了,就便宜了曹操那厮。

“着旨,征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