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又勾勾又丢...

首页 >>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世家押注,拼死一搏!(求收藏)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世家底蕴。

在此刻彰显的淋漓尽致。

满朝文武,有一半人出自世家。

国朝政令推行,若无世家支持,起码会废掉一半。

数千年的积累。

恐怖如斯。

但这样。

袁司徒和杨司马依然略有不满,这还不是世家全部的实力。

譬如。

荣登九卿之位的荀彧、荀攸,国朝四大顶级世家之一荀家的子弟,在这么重要的场合,纹丝不动。

而司马家家主司马防,以洛阳令入朝参政,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一般,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心。

“厉害啊!”

刘宏忍不住为站出来的官员鼓掌,言语眼神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讥讽。

“荀彧、荀攸,你们怎么不站出来呢?”

“这陈群,可是在你们联袂举荐下进入朝堂,意欲为国朝选才制度留下浓重笔墨的,身为好友,不支持下?”

刘宏开始点名。

这麻烦,可是两人找来的,总该有个态度才对。

“察举制,是我大汉朝四百载的选才制度,尚有可取之处,臣以为,暂不做更改!”

大农令荀彧,出列恭声道。

眼不斜视,距离昔日老友远远的,表明了立场。

“臣以为,九品中正制,是有可取之处的。”

少府府丞荀攸笑着走出,话锋一转道:“但官员考评制度,说到底是为了监督百官为国为民,而国朝已有御史台御史和锦衣卫,再设九品中正官,就显得累赘了。”

又一刀。

既稳又准。

直接捅在老友肺管子上。

九品中正制的脊骨,就是中正官对官员考评,不设中正官,世家就占据不了领头岗位,那如何能将异己踢出局?

叛徒!

众世家官员,望着两人的目光,充斥着厌恶和愤恨!

顶级世家,本就是世家阶层的领头羊,为世家指引明灯。

现在,有条堂皇大路,可助世家阶层飞向新的高度,你们荀家二子却叛变了。

“司马防,你怎么看?”

刘宏满意点点头,不拘一格提拔两人到九卿位置,至少没有所托非人。

随后,点名继续。

司马防。

洛阳令。

国朝四大顶级世家之一司马家家主。

这一会的功夫,站在原地都快睡着了,正是朝廷议政的时候,心咋这么大呢?

至此,四大顶级世家,陈、荀、袁、司马,全部现身。

“陛下,是在叫臣吗?”

司马防似是刚从睡梦中醒来,带着三分惶恐七分不安,只听“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臣近些日子,不知道是患了什么病症,眼神昏花不说,还时常魂不守舍,恐怕难以继续尽忠报国,恳求陛下体谅,准臣告老还乡!”

臣乞骸骨。

大汉国祚绵长,年老体衰的官员大有人在,每年都会有十几号人乞骨归乡。

但你司马防,在顶级世家的全方位照料下,才过四十岁生辰,就不行了?

前两天,怎么还听说司马家家主在城外雪中射鹿,斩获无数?

而且。

时机就这么巧。

在重要国策表决前,老眼昏花、魂不守舍了?

这像话吗?

要不是世家官员自幼接受教育过关,这会就该指着鼻子骂人了。

“爱卿连听完这次国策的精力都没了?”

刘宏嘴角抽搐,不忍直视道。

这司马家,似乎太苟了一些。

“望陛下体谅!”

司马防就在低头的功夫,咬破舌尖啼血道:“臣愿来世再报君恩!”

“朕准了。”

“谢陛下,伏愿陛下功盖尧舜,伏愿国朝千秋万载,臣先去了!”

司马防三叩首。

叩完就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出德阳殿,速度比一般青年人还快,惊呆了满朝文武。

天杀的老贼,戏还挺足。

“陛下,九品中正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呕心荐之!”

袁司徒再次上前一步,竭力控制着殿内的局势,朗声道。

“陛下,九品中正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呕心荐之!”

杨司马有样学样,铁了心想要把九品中正制定为国策推广开来。

“陛下,九品中正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等呕心荐之!”

众世家官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同时上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