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祖父,洪武大帝朱元璋

害虫的微笑

首页 >> 大明:我祖父,洪武大帝朱元璋 >> 大明:我祖父,洪武大帝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二章 先留着吧,以观后效(求鲜花,求评价)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弟兄们,今日酒肉管够,随便吃,随便整。”

莫愁湖畔,蓝玉宅邸。

蓝玉出征在即,一群勋贵武将下朝之后,就直奔蓝邸而来。

蓝玉专门叫人整办了几桌丰盛的酒席,用作招待。

那么多武人混一块儿,除了喝酒就是赌钱。

不过今日似乎有些反常。

“玉哥,你说说。”

舳鲈侯朱寿端着酒杯,朝一旁的蓝玉小声的问道:“今日皇帝在奉天殿那句话啥意思?啥叫对宋王还有更大的期望?难道皇帝还有别的打算,还是...”

朱寿心里有种猜想,却没敢直接说出来。

“还能啥意思?你心里想的啥,就是啥呗。”

一旁的定远侯王弼毫无顾忌的笑道道:“看今天皇上的样子,就差拉着宋王的手说,这就是咱大明未来的储君了。”

“哈哈哈...”

王弼话刚落,屋子里的一群杀才,就跟着放肆的大笑起来。

这群人除了受过先太子恩惠,大多数都是当初跟着常遇春的老部下,是常遇春慧眼识珠,把他们从人群堆里,一步步提拔起来的。

朱允煊作为皇太子朱标,常大将军长女的儿子,在这些人眼里,就是大明朝最正统,天然的继承人。

至于其他人,不管是否最长,在他们眼里始终无法跟宋王相比。

甚至有那么一天,朱允煊就算没上到那个位置,只要朱允煊一句话,这些人当中,还真会有人不顾一切的提着脑袋往前冲。

特别太子朱标去世之后,这群人失去了庇护,整天提心吊胆的。

如今作为太子嫡子,常大将军外孙的宋王强势崛起,他们能不高兴,兴奋?甚至骄傲,得意?

“王大锤说的对。”

蓝玉这个时候说话了。

“咱这大明朝那么多皇子皇孙,论起能耐来,几个比得过咱们这位三爷?”

“那洪武新政多牛气啊。宋王不仅提出来了,还跟六部拿出了那么的施行细则。换你,换我这些个大老粗能行吗?就算有,敢提吗?”

“可咱们这三爷,就有那么股子一往无前的劲儿,不仅提出来了,还搞了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土地改革。”

“啧啧,好家伙?”

说到这,连蓝玉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都变了脸色道:“就这两样,不得把全天下的士绅给得罪了?就连我们,谁敢说私底下没说过三爷这事做得不厚道?”

“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他娘的,看看那日出告示的时候,应天城百姓的反应,比咱们当时起兵跟元廷对着干的时候,还兴奋,还支持?”

“这叫啥?民心啊!老百姓就差给咱们的三爷立生祠了。”

“就这洪武新政,不信你们往下看,谁再敢站出来反对,先别说皇帝会不会收拾他,老百姓就能先把他给捂死了。”

“你们说,皇帝不立三爷还能立谁?”

“再说了,不立三爷你们服气吗?咱们坐在这里的大老爷们,谁不是我姐夫常大将军一手带起来的?哪个不是沾亲带故的?只有立了三爷,咱们才有好日子过。”

“对对对!”

“蓝大哥说的极是!”

“大将军说的对!”

一群死人堆里爬出的汉子们纷纷点头,蓝玉这话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

他们这帮人啊,从来都是认亲不认理的,做啥事都抱团。

朱允煊才是朝堂上跟他们最亲的人,还他娘都有点血缘关系,他们不认宋王还认谁?

“行了。”

蓝玉说着闷了一口酒,摆了摆手道:“这事咱们私下里聊聊就好,谁他娘的都不许往外传,不能给外边人留下把柄?在皇帝没有最后下旨前,谁说了都不算。”

“明白,明白!”

一群杀才不住的点头,这点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不过!”

只听蓝玉又说道:“咱们自己心里得清楚,三爷是我们必须要极力维护,保护的人,任何时候咱们都得跟三爷站一边,该出手的时候决不能含糊。”

“那是,咱们的荣华富贵还指着三爷了。”

“当然了,三爷是常大将军的外甥,是太子爷的嫡子,我们肯定是要拼命维护的。”

武将们说啥的都有,说完了就乱哄哄在那里嚷着划拳,喝酒。

......

紫禁城,乾清宫。

朱元璋拿着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送来的密奏,面色阴沉,目光冰冷。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朝一旁的朴大力道:“告诉锦衣暗卫,把蓝玉他们盯紧喽,一举一动都不要放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