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京却

看雪听云

首页 >> 明月京却 >> 明月京却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章:玉簪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陈伏离去后,圣人回到正殿枯坐半晌,伸手将那密折在炉火烧轻轻烧了,思想着刚才呈报的事,不禁为之愤怒拂袖横扫而过,案上的茶盏笔墨纷纷摔在地上,门外守候的内侍听见响动,慌忙进来掌上了灯,躬身待命。

“陛下。”

圣人挥了挥手,轻叹一口。

“收拾了吧。”

赵吉躬身报:“陛下,大理寺卿已侯了半晌了。是宣还是再等等?”

“宣吧。”

一声宣禀,大理寺卿薛刚哆嗦着从外间进来。圣人知他在外冻着,便让人备了盏热茶,又将炭火升的热了些。

“坐着说话吧。别跪着了。”

那薛刚年纪大了,确是在外冷的骨头僵硬了些,圣恩垂怜,赶紧躬身道谢,坐在了暖塌一侧。

“谢陛下隆恩。”

圣人摆了摆手,问他案子如何。薛刚复又起身回禀。

说是那四人之中有个名叫赵鹏的,本是婺源人氏,后因五年前告了假回乡,娶了一个膝下无子的寡妇,回了京都之后虽是诸人都有听说,但他也只宴请了三个同年的兵喝了一顿大酒消遣,于是便去查了一番。

“那这三人可有名姓住处?”

“陛下容禀。臣多方查验方知,当年与他吃酒的这三个人,便是与他同守崇文门的三人。”

圣人侧目。

“你是说,是孤斩了那几个人?”

“正是”

“这四个人几年前便作一团狼狈了?”

“可以这么说。这四人年纪略大,与其他新丁不甚熟络,而且门郎职位寡淡却责重,若不是齐王殿下嘱咐韩将军每年多发几两银子,怕是也难为继。”

薛刚本不愿提起,一来此事与本案并无多大关联,二来如今储位空置,齐王或可荣登。但圣人问话,自己不敢隐瞒,况且此事如今万般线索皆指向后宫,与自己的前途并无瓜葛,也无必要隐瞒。

“什么?怎么还有齐王的事?”

“齐王殿下当年曾嘱咐韩登将军,每年饷银与他四人多发八两,依衙门一季一发,每季只多发二两银钱,用的也是库里的名义。臣还查了一下,这些银子,齐王殿下也在自己府上的岁供里已经扣除,户部兵部皆有登记。”

“齐王,如此好心也是难得。可是做事竟如此滴水不漏,却不像他。”

薛刚拱手。

“陛下的意思是怀疑齐王殿下...”

“非是我怀疑,而是世人皆有所怀疑。他一向独来独往,虽然打仗有一套,但总是缺点什么。做了多年的禁卫指挥使,得罪了多少官员,人家难免参他一本。而且,皇城禁卫多是他一手提拔,包括韩登也曾在他麾下。这四人同年入伍,同年入宫,又同值一门,实在太多巧合叫人不得不疑。”

“陛下。韩将军跟随陛下多年,京都一役,韩将军也曾替陛下出生入死,想必...”

“我知道你的意思。”

不等薛刚把话说完,圣人便将其打断。

“你是说孤不该怀疑他被齐王收买,是吗?”

薛刚不敢再坐,理了理衣袖,拱手站着。

“薛刚不敢。只是韩将军忠心昭彰,恳请陛下明鉴罢了。”

圣人摆了摆手,随即吩咐人召了韩登过来。

“也罢,去叫韩将军过来。”

韩登正在宫内巡防,此刻正站在殿门不远处,见来人宣召转眼便至。

“臣韩登,拜见陛下。”

圣人点点头,却未示意他起身,只得仍跪着。

“韩将军,孤听说这四个人每年都多领了银子,而且还是齐王府出的饷,对吗?”

韩登拱手答是,圣人又问。

“兵卒银饷皆有兵部户部依律发放,凡有功者有爵者皆有晋升,齐王为何为此四人破例?”

韩登见陛下起疑,不敢不答。

“陛下。此事不干齐王,乃是韩登任意妄为,还请陛下降罪!“

圣人疑惑,薛刚亦是不解。

“那四人银饷数目与齐王减供之数毫无差别,并且有齐王府领事管家署名,如何是你妄为?”

”陛下容禀。此四人皆是当年西征军士,韩某年少曾随陛下和齐王殿下西征,深知粮饷紧凑,军士不易。于是便暗中资助几位年轻的士卒,免得他们寒心。这四人就在其中。后来一位士卒吃酒,道出了此事,其他士卒顿觉不公,便来找我闹事。适逢齐王殿下接管禁卫,知道此事之后过来替我解围,并言明资助之事由他来办。韩登昏聩,以为齐王殿下比韩登富足,又与陛下同样军旅多年,将帅恩情,同仇敌忾。若他肯襄助这些老弱病残,定然是再好不过。于是这才有了齐王府减供之事。”

圣人仍是将信将疑,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