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重生小行星撞击前

苦瓜小炒蛋

首页 >> 末日:重生小行星撞击前 >> 末日:重生小行星撞击前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五章 为什么听不懂了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看着群情激奋的人群,李洛展颜一笑,如有所料,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粉末金属雾化法,是末世时代才完善起来的一项技术,正因为这项技术的突破,才使得3D打印技术完善起来。

只可惜,重生了,李洛没机会看到成熟3D打印技术全面应用起来的场景。

现在,乘着末世时代尚未降临,正好利用这短暂时间,为这项研究做一些准备。

看着满脸涨红的陈志勇教授,李洛笑着介绍道:“高质量金属粉末是3D打印的核心,高质量金属粉末材料,必须具备:高纯净度、高流动性、尺寸均一,……等,苛刻的指标。”

停顿了一下,李洛看着众人,继续道:“实现材料制备技术并不难,可以通过一些工艺改造,利用电气排除法,数据筛选法,实施精准雾化,从而达到这技术的工艺要求。”

“精准雾法化?”

众人眼睛齐齐一亮,紧紧盯着李洛,静待下文。

3D打印技术受限于原材料一直未能获得大的突破,如果能解决雾化法面临的困境,可以说,3D打印面临的原材料困境便解决了大半。

“是的,精准雾化法!”李洛看着众人,重重点了下头。

接着,李洛详细介绍他的设计思路,道:“我设计了一款金属粉末制备装置,它利用热喷涂发生装置,形成热喷涂金属熔滴;送料速度和热喷涂发生器参数由压缩气体流量计,……,在其正面采用反向的高压气体发生器,产生高速气体束对热喷涂金属熔滴进行冷却和雾化,……。”

“根据其速度和流量由冷却气体流量计控制,内置用氧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测量仪器,实时监测腔室内的氧含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实时传输给控制系统,调整关键元器件运行参数,反馈过滤装置,过滤筛子尺寸,再通过数据中心演算,……。”

“整个流程运行下来,依据金属粉末的特性,通过调节气压、流量等参数来调节金属液滴束的尺寸和气压调节,……,最终实现雾化连续反应,同时保证金属液滴高压、速度快、尺寸小且均匀,有利于提高粉末质量;同时降低最终粉末的缺陷率。”李洛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最后总结道。

李洛介绍完毕,众人面面相窥,久久无语。

根据李洛的设计思路,他们在脑海中模拟运行了一遍,这个装置似乎是一个可实施性非常高的设计。

场面气氛静寂,众人目光聚焦与李洛对峙的陈志勇教授。

对方已经应招,现在轮到陈志勇教授出招,要不然这场比试,他就要落败了。

陈志勇教授皱了皱眉,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连忙转移话题道:“这款制备装置能否成功实现有待检验,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李洛从容一笑,欣然点头:“陈教授,您请出题。”

“好,问题是关于我们这个合作研发项目,你觉得这项技术最关键,最核心的难点在哪里?”陈志勇教授饱含深意地看着李洛,提问道。

闻言,众人精神齐齐一震,目光聚焦李洛的脸庞。

这次合作研发项目难度很大,要实现3D金属粉末打印材料的研制,以及配套的打印工艺,一旦实现,将是对整个生产制造工业的颠覆。

3D打印看起来很美,但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其并没有像其他产业一样迅速取代某一产业或占领绝大多数的份额。

对于3D打印机而言,其从设计到产品成型,只需要原材料和3D打印机,但是,3D打印机在长时间作业的过程中,维护成本和维护难度远大于传统生产链的平摊成本。

另外,原材料不管对于哪一个行业而言,都是重中之重,成品性能如何与原材料的选择息息相关,对于3D打印机而言,更是如此。打印原材料是3D打印技术成型的核心因素。

总而言之,成熟的3D打印技术,目前看来仍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

然而,李洛的出现不由让他们感到十分意外,他好似掌握了这项技术成型的关键,年纪轻轻,就敢于挑这个重担。

迎着众人的目光,李洛微微一笑,解答道:“整个项目的难度,在于金属打印材料的配置,打印材料配置的难度在于深入研究金属纳米粒子的基础效应。”

“嗯,你说说看!”陈志勇教授精神一震,双眼放光地看着李洛,急切地问。

李洛点了点头,接着道:“金属纳米粒子是尺寸为:1~100nm的超细粒子,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粒子直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大,显示出极强的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当粒子尺时达到纳米量级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由准连读变为分立能级的现象,金属纳米粒子所包含的原子数有限,能级间距发生分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