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唐

瘦马刀

首页 >> 杀唐 >> 杀唐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章 璧玉璧人 (1/4)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崇真自进了大雄宝殿,便落座于殿前蒲团之上,双手合十于胸,静默观佛。

殿内外共三百余僧众,竟都一丝不苟,任是外人进来也全然无动于衷,所有僧人顾自诵经念佛,也不见人前来招待李奴月三人。

三人也知晓规矩,静静等候。

巳时,日头渐高。

晨读结束,僧众散去,殿前一中年僧人闭目枯坐,身上白衣白袍泛黄。

而崇真则捻一串佛珠默立于他身旁。

知客僧出门朝金大川施礼,说道:“主持请金先生入殿!”

李奴月三人不明就里,只得继续候着,不多时候,金大川便走了出来,瞧也不瞧他人一眼,并未多做逗留,径自离去了。

知客僧这才将春秋、李奴月和张玄漓三人引进大殿。

“鉴真师父。”

春秋三人长跪于蒲团之上,恭声行礼。

鉴真缓缓睁开双目,瞳孔中泛着淡淡金光,一尊金刚法相于其中若隐若现,这正是象征着佛门中人证悟自我,踏入活佛门槛的先天之境。

鉴真看着春秋微微一笑,温声道:“快些坐起来吧,这般多礼也不像当年的小春秋了。”

春秋嘿嘿一笑,娇声道:“鉴真师父拿春秋说笑,一点儿也没有大师的正经端庄样儿了。”

“为人需要不正经些才算有趣,不是吗?”

鉴真又笑了笑,他也许多年不曾这样开怀地笑过了,上一次还是在收崇真为徒的时候。

他又看了看一直没出声的张玄漓,轻叹道:“玄漓,既已到了江南,我知你心念,姑苏桃花庵那边已送了信来,你母亲大概明日就到扬州城了。”

张玄漓心神微动,默然颔首。

“奴月儿……”鉴真将目光看向正打呵欠的李奴月身上。

李奴月尴尬一笑,讪讪道:“鉴真师父近来可好?”

鉴真点点头,笑道:“我甚好,不过你这混小子倒是越来越混账了!”

李奴月只能嘿嘿直笑,不敢辩驳。

鉴真紧接着说道:“方才那位金先生受人之托送了件东西来,你们可想瞧瞧?”

鉴真虽是发问,却好像并未打算听他们三人愿意与否,话音未落便伸手让崇真将一个布包递了过来,三人只长坐候着,心头愈发疑惑起来。

鉴真将布包缓缓打开,里面正是金大川受粉衫女子所托,千里迢迢押镖而来的那一方古朴玄色木匣。

木匣六面徒壁,无孔无锁,只在各面雕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图。

“这是……”鉴真犹疑了片刻,沉吟道:“这是鲁班锁啊。”

“鲁班机关锁?”李奴月直起身子来,颇有兴致地瞧了瞧那木匣,问道:“就这木匣子么?”

鉴真点了点头,说道:“鲁班机关锁玄妙神奇,外表观之无破解之处,若无应对解法强行破之,匣内之物则与之同毁。”

“到底是何物须要如此珍藏?”李奴月嘿嘿一笑,又道:“鉴真师父还不愿与我们说说么?”

鉴真也是回以一笑,问道:“你三人确实不知里头何物?”

三人具皆摇头。

鉴真顿了顿,随即轻轻缓缓挤出三字来:“和氏璧。”

其言语甚是温吞,而三字却落地有声。

“和……和氏璧?”

春秋与李奴月险些惊呼出声,就连平日冷淡如水的张玄漓也都蹙起了眉头,只有崇真仍旧不动如山立在一旁。

“不错,这匣子里头正是和氏璧。”鉴真将鲁班机关匣捧在眼前,以五行生克顺序分别寻出榫卯锁头,将锁头木一根一根抽离,匣子真身逐渐显现,内里正是一个四寸见方的玉璧,玉璧一角有个缺处,由纯金补齐,模样与传说中的和氏璧如出一辙。

“太宗皇帝当年励精图治创下贞观盛世,我大唐极尽人间繁华,他自己也被尊称为千古明君,而他数十年帝业,心头最大的遗憾便是一直未能寻得这方传国玉玺。这玉玺曾于南北朝时遗失,那时两晋王朝战乱纷纭,先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中原战火熊熊燃烧,华夏血脉几近断绝,后又经隋唐历史更迭,诸侯争霸,在此期间传国玉玺便早已难觅行踪。”

鉴真顿了顿,又道:“而这方玉玺却是千真万确的传国玉玺。”

“那这是从哪儿得来的?”李奴月再也忍不住,出声问道:“那金大川不过一介莽夫,如何得到的这传国玉玺,为何又要送与您这儿来?”

鉴真摇摇头,笑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李奴月再想问却被鉴真伸手拦了下来,可这传国玉玺无端地出现在眼前,就好比是泰山崩于前,任谁也难波澜不惊。

“事关重大,如今扬州城又鱼龙混杂,你三人置身事外才最是安稳。”鉴真又看向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