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举报赵高胡亥,我八岁监国

黑色诡迹

首页 >> 大秦:举报赵高胡亥,我八岁监国 >> 大秦:举报赵高胡亥,我八岁监国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六章 张良喝着酒,忽然被全国通缉了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张良?

百官当中,李斯皱起了眉头。

他昔日也在旧韩之时,与韩非曾是同门师兄弟。

张良的父亲与祖父皆是当过韩相的,在旧韩是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他自然是与之相识的。

没想到,今日再听到这个名字,居然会是以这种方式。

李斯叹了口气,神情有些复杂。

秦法是他制定的,其中没有比谋逆更大的罪名了,两人虽然认识,但当年也不过一面之缘。

但平心而论,在谋逆这件事上,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李斯也是绝对的铁面无私,生怕沾上半分关系。

“右相大人莫非认识这刺客?”

站在李斯身前的冯去疾见他神情怪异,顿时皱眉问道。

“此人我确实认识,乃是前韩贵胄,灭韩之时不知所踪。”

李斯没有隐瞒的点了点头。

“亡国之仇....倒是有行刺的理由,右相大人也是出身于韩,认识此人倒是正常。”

冯去疾没有多言。

虽然素来与李斯不合,但更多是对其贫寒的出身,也知道对方和此事绝无关系,这个事情上没什么好文章能做。

在处置谋逆犯上的六国余孽上,容不得半点其他的心思。

“小公子....怎么到现在还未到?”

看着空荡荡的小桌案,有看了眼日晷。

蒙恬和王翦心中疑惑。

上朝是很重要的日子,而且还发生了行刺圣驾这样天大的事情,小公子今日却迟到了?

踏——

踏——

麒麟殿前传来脚步。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因为走进来的人是雨化田。

赵高到底是怎么死的,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是心知肚明,恐怕就是雨化田亲自动的手!

这可是个连中车府令都敢杀的狠人!

唯命是从,手段雷厉风行,也不知小公子是上哪招来这样的鹰犬。

群臣只知道,没事还是别惹此人为妙。

“小公子今日有其他要事,故而便不来上朝了。”

雨化田扶着绣春刀走入大殿。

冷冽的嗓音掷地有声。

不来了?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小公子这....简直太胡闹了。”

淳于越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这上朝岂是儿戏?

说不来便不来了?

他是儒家出身,极为注重周礼。

哪怕是天子不上朝,也是得提前通知百官,还得是龙体抱恙才行。

始皇自登基以来,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哪怕是扫灭六国之时,也从来没缺席过朝堂。

小公子却轻飘飘送来一句话。

“另有要事......这什么事能比得上父皇遇刺?”

扶苏也是皱起了眉。

十九弟和他说的那番话振聋发聩,应该是相当明事理的。

怎么转眼间又如此胡闹了?

但还未等群臣开口。

上方又传来雨化田的声音:

“小公子有令,留张良性命。”

哗——

这个消息,瞬间让整个大殿当中的气氛降至了冰点。

王翦,蒙恬,李斯,冯去疾,都是呆若木鸡。

文武百官尽皆哗然。

“小公子这是何意啊?”

“此乃犯上作乱的逆党,若是不杀之以儆效尤,我大秦国为何在?”

“荒唐!胡闹!事关始皇的安危,难道小公子就连半点对陛下的尊敬和体恤之情都没有么?”

......

文武百官沸反盈天。

不管是谁,此时都加入了声讨,强烈的弹劾了起来。

其实杀不杀张良,和他们关系不大,但表态是必须的。

毕竟小公子监国只是一时,而始皇嬴政总有回来的一日。

他们当然要从嬴政的角度考虑。

而且小公子第一次上朝就杀了赵高,现在反而不杀张良了?

不该杀的杀了,该杀的却要留下一命。

任谁听了都是滑天下之大稽,离谱!

“这并不是在与诸君讨论,而是通知。”

面对群臣,雨化田神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只负责执行嬴子墨的命令。

群臣意见如何,和他有什么关系?

“雨总管,难道不杀张良,只是因为十九弟轻飘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