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笔谈

百灵相助

首页 >> 摸金笔谈 >> 摸金笔谈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章:初入大兴安岭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直到我们几个回到娟姐家里,我们仍旧还是一头雾水,不过我倒是明白了蛊王墓千年运转机关的缘由,是那条地下河水,那条河水充当了机关运转的动力。

看着眼前包含期待的娟姐,我们无言以对,我们没有帮娟姐找到尸骨,因为我们去回走的不是一条路。

看到我们没有说话,娟姐希冀的目光暗淡了下来。

在娟姐家中洗漱了一番,休息片刻,我们几个背着背包离开。既然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也该返程了。

坐在大巴车上,看着周围苍苍茫茫的大地,一阵阵困意涌上心头,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等到检票员把我们几个叫醒,我们六个伸了伸懒腰,在车站口我们六人分别,离别之际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回到家里,没等我们三个屁股坐热,我祖父和大队长浩子的祖父直接把一张地图交给了我们,然后扭头就走了。

我们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茫然,没有懂是什么意思,没办法,既然他们不说,我们就只能自己看。

我将地图放在我们三个中间,只见地图上是一个茂密的丛林,地图上画着一个圆,圆心处事一个象形图案。

地图上山水纵横交错,一看就是一个绝佳的风水宝地。

一眼看不出来这地图上标注的究竟是哪里,我们三个只能从地方古籍和地理图册寻找,一到折腾之后,最终我们锁定了东北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大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是中华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因气候寒冷而得名。

不过从地图来看,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知名的山川,考虑到北魏鲜卑的发源地就是大兴安岭,而日本鬼子当年也曾在大兴安岭建过要塞,我们猜测这座大兴安岭中的不知名山脉应该埋藏着什么秘密。

思索无果,我们放弃了浪费脑细胞的做法,反正到时候去了就知道了。

休息了几天后,我们再次踏上征程,不过我已经提前联系李四和王五两人,虽然我们父辈都是三个人组队下墓,但没有人规定必须三个人。

至于张三,他被他师傅李四强制学习机关方面的知识,这次出不来了。

我们在黑龙江省汽车总站汇合,我借助工作的便利找到了当地文化局,让他们帮我们找一个熟悉大兴安岭的向导。毕竟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找个熟人带路纵会少番周折。

再当地工作人员的联系下,我们联系到了一位当地大兴安岭老猎人的孙子。

来到大兴安岭脚下,我们见到了那位老猎人的孙子,皮肤黝黑,一看就是经常在太阳下奔跑的人,个子不算多高,一米七八左右,长相不算英俊,浓眉大眼,高挺的鼻梁。

据他自己介绍,他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老猎人,熟知整个大兴安岭,如今年纪大了,就放下了猎人这个行当,如今接手的是他父亲。

他告诉我们,别看他年轻,他也是经常赶山的猎人。

这次本来应该是他父亲带我们走的,但他父亲有事来不了了,于是就派他来了。

我问他叫什么,他说让我们叫他嘎子就行了,我们跟着他走进他的家,他从院子里牵出来四条獒犬,并递给我们三把猎枪。

俗话说九犬出一獒是指一种驯养獒犬方法。“九犬一獒”,古代选育、驯养獒犬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古老,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不可考。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中,就有较大型犬只随葬,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从《左传》、《史记》等历代经典史书中,零星可见养犬、训犬、斗犬或用于谋杀等政 治 斗 争的记载。恐怕最家喻户晓的就是狗咬赵盾的故事。

有这么一种说法,以前的养狗人信奉,当狼狗里的母犬一胎生了九只小犬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都关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地方,不闻不问也不喂养(与母犬隔离),这样要经过一个月。

然后打开封闭的空间,就会发现仅有一只小犬成活,因为饥饿,它们不得不相互厮杀争斗,最后几只都会死去,只能有一只存活下来,这时,主人就要把它当作宝贝一样对待,在狗里。

这样存活下来的胜利者可谓价值连城,十分珍贵! 因为世界上的犬,以獒最为凶猛和忠诚,据史料记载,藏獒被公认为是猛犬的始祖,它是世界上惟一不惧怕任何野兽及暴力的犬种。

民间一直就有“一獒抵三狼”的说法,我国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曾经入藏组建了藏骜军团用于对敌作战。但这样的小狗长大,是獒都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