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有把枪

梦吴越

首页 >> 崇祯有把枪 >> 崇祯有把枪最新章节(目录)

第080章 解救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据马壕沟之间,横七竖八躺着清军包衣遗弃的尸体。

三百多具尸体中,有真夷,有汉人,有蒙古人,还有来自朝鲜的战兵。

清军首轮攻势以失败结束,伤亡惨重,第二轮进攻迟迟未能组织起来,包衣奴才虽然对主子忠心耿耿,不过在死亡面前,各人本能的想要逃命,即便是效忠主子,那要等有命才能效命。

而且那些远道而来的朝鲜棒子,一直这样让他们去送死,怕是要哗变的。

此时在战场上,高高在上的女真主子和低微卑贱的奴才,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红衣大炮面前,人人平等。

无数包衣奴才被打成稀烂,内脏,手指,指甲,毛发,粘合在一起,将沙土染成暗红色。

尘归尘,土归土。

镶黄旗包衣奴才曹忠清扛着笨重的鸟铳,被朝鲜战兵李根硕驱赶着往昌平城下走去。

如果没有朱由检穿越,范文程就不会变身小白鼠,被注射T病毒,在难以想象的痛苦中死去,然后再次活过来。如果范大学士没有英年早逝,多尔衮也不会率清军主力南下,与朱由检决战。

没有这场规模浩大的明清战争,曹忠清不会赶来昌平城下做炮灰。

在原本历史位面中,曹忠清随顺治爷从龙入关,风云际会,在屠戮汉人中得到了统制鳌拜赏识,后来一步步升到了朝廷采办,接手江南布匹生意,富甲一方。

曹忠清祖籍辽东,铁岭人,原名曹丹,投奔鞑子后,他改名为曹忠清,以示对我大清赤胆忠心。

这位包衣奴才抬旗时,奴酋皇太极称帝刚满两年,大清正如日中天。

曹忠清人如其名,终其一生,对大清忠心耿耿,清军入关后,在他努力下,辽东与江南之间一度中断的贸易重新开通,辽东皮毛人参被倾销到关内,上百万匹丝绸运往盛京。

康熙十八年,忠心耿耿的曹忠清终于病死,清廷赏赐他二等公爵封号,大概是康麻子想起自己小时候穿的开裆裤都是老曹家从江南运回来的,触景生情不由黯然神伤,下令罢朝三日。

顺治康熙两代,曹家势力急剧膨胀,康熙二十二年,曹忠清之子曹寅被升为江宁织造,负责朝廷丝绸布帛采办事宜。

江宁织造在南直隶算是数一数二的肥缺,连知府总兵都要给几分面子。

康熙末年,曹家势力达到顶峰,成为钟鸣鼎食之家。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吏,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在这种优渥的环境下,诞生了伟大作家曹雪芹,几十年后,三易其稿件的《红楼梦》被士人疯狂传阅。

三百多年后,还有各种所谓红学家围绕着贾宝玉与袭人之间那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大做文章。

不过,因为穿越者的介入,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现在,曹忠清能否坚持到娶妻生子已经成了疑问。

大概率上,这个包衣兵会战死在昌平,变成孤魂野鬼。

他的孙子,哦,他当然不会有孙子,所以《红楼梦》也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世上再无《红楼梦》,唯有《崇祯留把枪》。

曹忠清裹着铠甲,手举鸟铳盾牌,在泥泞中艰难前进。

曹忠清所在的甲喇归孔有德指挥,两百多名包衣奴才,此战之后,大多数都会被抬旗,升为主子。

当然,能不能活着坚持到战后,就要看这些包衣奴才们的造化了。

明军炮击终于结束,笼罩在城头的烟雾渐渐散去。

固山额真主子挥舞大刀,大声咆哮:

“攻上城头,杀光这伙南蛮子!”

昌平城低矮的城墙后面,露出一把把黑色的火铳。

火铳主人,戴着红缨头盔,红色在风中飘动,显得格外扎眼。

“该死的明狗,下雪天还打仗!”

微寒料峭,曹忠清望着天空飘下的雪花,低声咒骂,汗水浸湿了棉甲,奇痒难耐,他不敢停下来,因为后面那位主子可比八旗主子更凶。

那双从盛京穿来的鹿皮靴,几天走下来,鞋底已经磨破,水灌进来,脚趾被磨破,已经开始腐烂。

曹忠清身后,孔有德的亲兵在后面压阵,这些骄兵悍将,不是明军对手,不过杀起自己人来,倒是颇为凶残。

相比那些被炮弹砸死砸伤的包衣奴才,曹忠清算是幸运的,至少他还活着。

两轮炮击过后,三千多包衣战兵,已经有两百多人死伤,地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打断的肢体,活着的人士气低落,濒临崩溃。

然而在后面督战兵威逼下,包衣们还是得艰难前进。

距离城墙两百步时,人群终于停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