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带先辈看今日种花家

周日休息

首页 >> 穿越古今:带先辈看今日种花家 >> 穿越古今:带先辈看今日种花家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七章: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宋应星听完他们描述,心中十分开心。

“没想到后世的一个小小的饭馆,丹青也随处可见。”

“这般富丽堂皇,当真叫人欢喜啊。”

这时袁公凑到宋应星面前,拿出一个破旧的智能手机。

“你看,丹青不止于此。”

袁公拿着手机,上下翻飞,给宋应星看图片、视频、文字。

宋应星看的也是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个小东西能装那么多。

“这时何物?”

袁公回他:“这是手机。”

“里面装的丹青可是不少啊。”

宋应星自顾惊叹:“这手机真是了不起啊,巴掌大小,就把这形形色色的世界,竟然给装了进去。”

“不得了啊,不得了啊!”

袁公忽然念起了《五金》。

“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其义亦犹是也。”

宋应星一听,这是自己写的五金啊。

“袁先生读我这五金是何用意呢?难道这手机与五金有关?”

袁公点了点头,笑了笑。

“宋先生果然聪慧。”

“这手机本就是五金所制造,再运用现代科学,才有了这样的功效。”

“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宋应星谦虚回道:“袁先生过奖了。”

“你的菜来了,这是家常豆腐。”

说话间,菜已经上桌了。

“宋先生要不要来点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给我来二两!”

“好,那我也来二两。”

这买酒的事情当然由工具人林殊做啦。

“老板,再给我来一瓶大曲,还有一盘花生米。”

“好。”

服务员应了一声,很快就拿来了酒和花生米。

菜陆陆续续的上,酒慢慢的瓶,话淡淡的说。

林殊望着这两位老者,心中抑制不住的崇拜与敬仰。

三个人,四盘小菜。

一盘花生米已经见底。

一盘家常豆腐,汤汁都没剩。

一盘香菜拌牛肉,只剩下几个干辣椒。

一盘番茄炒蛋,连油水都拌饭了。

还有一大碗米饭,最后一粒米也没剩下。

桌子上干干净净,没有多余的油花或者烟灰。

这也许是林殊这一辈子,吃过最干净的一餐饭吧。

没有剩余,没有浪费。

两人都吃的十分尽兴。

宋应星更是感慨。

“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和米饭。”

“这是我一生中吃的最撑的一回了。”

如今种花家,稍微勤劳一些,人人都能吃饱。

这四盘小菜,也是每个家庭中最常见的几个菜。

更有甚者,还有许多人瞧不上这几道菜。

殊不知,这几样菜,无论喝酒吃饭,都是十分合适的。

想要四处游玩,第一趟当然是京都。

京都的繁华,宋应星看的暗暗乍舌。

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放声大笑。

就如同疯子一般。

袁老虽然不会想宋应星这样情绪难以自控,但也是惊喜万分。

一辈子都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走动,为学生授课。

基本很少有时间出来游玩,更别说到京都闲逛了。

京都的繁华,袁老是知道的。

但是京都的大路,袁老却没走过几次。

夜幕下,灯火通明。

连着天空也照亮了。

袁老极少看过夜色下的京都,不由感慨。

“没想到,这京都的夜色,是这样的好看,以后要多来走走了。”

虽然说是要多来走走,但是,为了研究,为了稻田,以后机会,肯定是微乎其微吧。

宋应星看着灯火下的辉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没想到我今日所见之灯火、夜景,比之白乐天,更为璀璨耀眼。”

说道此时,竟然哭了起来。

“若是哥哥、绍煃能见到这般景象,那该有多好啊。”

林殊一听,问道:“是宋先生的哥哥宋应昇以及友人涂绍煃?”

宋应星点头回他:“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