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写栋梁,你写大明举重冠军

各部零

首页 >> 让你写栋梁,你写大明举重冠军 >> 让你写栋梁,你写大明举重冠军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章 海瑞,堂堂登场!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福建南平县,久热酷暑,人多穿麻衣。

五月,麦子尚青,水田荡光,路边不少的农户拄着锄头笑看在一旁嬉戏的父女。

若是旁人,他们万不敢停步逗留,但海教谕不同。

一县教谕,管的那都是文曲星下凡的秀才公啊,了不得的大官啊!

可,海教谕身上却没有丝毫大官身上恨不得人人避其锋芒的傲气,不爱穿官袍不说,时不时还会和百姓一同说笑。

县里人无论是谁路上碰到海教谕,和他打招呼,海教谕也会点头回应。

南平县的百姓都觉得,海老爷,是好官!

如今五月初,山青水秀,蝴蝶纷飞,海老爷带着女儿在旷地撒欢。

儿童嬉笑声,随着风飘到千里外。

田里人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却也向往这种儿孙绕膝,清风拂面的日子。

青草随着欢脱的身影粘在老旧的麻衣上,梳理整齐的胡须也被女儿攥在手里编成几缕各色小辫。

海瑞抱着快要睡着的女儿在树荫下念着为稚童开蒙的圣人之言。

直到天色渐晚,海瑞这才带着女儿同田间老农一起回家。

此刻的海瑞家中空气有些低沉,海女朝着院中打水的奶奶,海母请了安后快速跑入在厨房的海妻身旁。

海瑞快步走到海母身边想将水桶拎起,但海母却板着脸打开海瑞的手。

独自拎着水桶朝屋内走去。

海瑞抓着一旁的扁担跟在海母身后。

昏暗的厨房内,灶火跳动,海妻无神的望着蒸笼上冒出的热气。

空气中飘着荷叶的清香。

海女却觉得有些害怕。

她能清楚的看到母亲眼中担忧。

她只知道,家里蒸了粑粑,就代表着父亲要出远门。

只是她从没见过家里一口气蒸这么多,好像父亲这一去就回不来了。

这些担忧让海女觉得难受的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日子已经有段时间了,真要说是从那天开始的话,得从那个前后来了两拨官吏的下午。

吏部的公文,和谭纶的书信。

从那一天之后,奶奶的脸上就一直绷紧,妈妈的脸上就一直笼着愁云。

她还没想明白,夜色就深了,脑子昏昏沉沉的被睡意偷袭,歪头睡着。

上弦月浮在天边,夏日蝇虫落在海妻打包好的包袱上。

海瑞坐在月光下看着被海妻抱回床上的海女,叹了口气,起身朝着海母房间走去。

朝廷的公文来了。

谭子理的信他也收到了。

信中微言大义,振聋发聩。

“淳安数十万生民于水火中望公如大旱之望云霓,如孤儿之望父母。”

“豺虎遍地,公之宝剑……。”

“公果殉国,则公之母,实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实为天下人之女!”

“孰云海门无后,公之香火,海门之姓字,必将绵延于庙堂而千秋万代不熄。”

此信中之言,分明是让他去淳安送死。

可他……

明月,千年前照着的是那位周游天下克己复礼的老人。

如今照在他身上。

知其不可而为之?

吾辈固尔。

海瑞朝着海母的房间走去,除去照例的问安,还有辞别。

转天,天色未亮,南平县最早的早点摊都尚且未开门,海瑞已经辞别了家中,戴着斗笠,背着包袱,拄着长杖在昏暗的早晨离开了。

雾气笼来,夹杂着昨日晚间自己和母亲的对话。

“朝廷为了补亏空,要把浙江的稻田改成桑田,好多产丝绸,多卖钱。”

“地方上的大户,认准是个机会,趁着端午汛发大水,淹了两个县的机会,会控制粮食,逼着百姓买田换粮。”

“往年,丰年五十石一亩,歉年四十石一亩的田,被压到十石一亩。”

“这些事情朝廷都知道,他们让这样做的。”

“这里面还有别的内情,严阁老一党的人,宫里司礼监的人。”

“那么多大官不争,叫你一个知县去争?”

“回答我!”

“他们为什么挑你去。”

海瑞行至山峰,土地泥泞,山雾弥漫,步履维艰。

但,晨间多清风。

吹开满山雾气,吹出一轮红日。

照的前路明亮。

海瑞知道翻过这座山前方就好走了。

他也记得昨晚他和海母说的是什么。

“他们认准了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