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信

圣翰

首页 >> 四合院之信 >> 四合院之信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章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第一章我是周文信

1959年12月的冬季,天空中有一道又一道的闪电,照亮着整个四合院,要问是谁家的四合院,那必然是南锣鼓巷95号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声巨响:“轰隆隆!”

以雷霆击碎黑暗,照亮光明!一个倒霉蛋成功穿越了!

简单介绍一下位于金城城东区的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这可是穿越者们的天堂,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平均每一天都有人穿越到这个四合院,每当有人穿越过来,别的不清楚但是贾东旭必须死一回。

院子有三进四合院的规模,只不过这是个四合院,没有跨院。

建国初期,各个地方都有敌特潜伏过来。工作人员忙着帮忙人口普查,落实户口,排除敌特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住户们之间的矛盾,聪明的街道办想了个好的解决办法,在每个大院里都安排一些管事的大爷,有的地方也叫组长,不属于任何编制。作用就是调解调解,地方邻里的小矛盾,另外在上报可疑人员。

通过街道办的这一些布局,可算是减轻了当时的压力,哪个院子干好了,会被表扬和奖励,要是干不好,也会受到批评。对待优秀的四合院,街道办在年底的时候会发放奖牌,顺便发一些年货作为奖励:像是瓜子花生这样的副食品。

于是经过时间的积淀,住户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到了关键时刻,总会寻求管氏大爷的帮助,如果这些大爷处事公道,无疑是很好的;但要是处事不公,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这事儿没法避免。

这座四合院有20来户,20多间房。每户的人数也有很大区别,有的多也有的少,京之巨大,居住不易。

坐南朝北的布局,也就是紧挨大门的叫倒座房,住着三四户人家。

倒座房有一个特殊的房间环境,它和平常人的房不一样,别人家是冬暖夏凉,在这里,他这是冬冷夏暖,其具体特点为:房间是全院最矮的,盖房的用料也是最差劲的,采光也是最不好的,一天中基本晒不上太阳。在古代,这种房子是下人们住的,当然也要包括门房的值班室。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经脱离了前院的范围了,他应该有一个新的名字:外院。

前院里的西厢房住着管事三大爷,阎埠贵一家6口人。房间面积差不多50平方。按照时间线计算,此时阎解成还没有结婚。

阎埠贵,小学8级教员,月工资不算补助的话是:37块钱。(小学教员共计11级,1级最高为86块5。)

京城的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不足5元。

阎埠贵养活着4个儿女,还得再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太会算计了,家里自己人吃饭的时候,都能在碗里画线标记。自认为这种做法最公平,殊不知消耗的都是亲情,而且孩子们也是有样学样,这也说明家庭教育无时无刻的体现在孩子身上。

家里有三子一女,分别是解成,解放,解旷和解娣。

前院自古以来就是老妈子住的地方,有时候管家也住。

来到中院,也就是所谓的正院,是全院最好的房。采光特别好,面积特别大,差不多有60多个平方,这可是实的。

正房住着轧钢厂的大厨师,何雨柱,人称傻柱。现在正是九级炊事员,一个月工资31元。

这人没法说,色心是有的,色胆是没有的。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傻蛋,虽然工钱不如二级工,但是有很足的油水。毕竟灾荒年也饿不到厨子吗,更何况现在这个年代,买东西要钱也要票,缺一不可。平时这家伙给别人做席面,也能落点好处。

旁边有一个小间,这是他妹妹何雨水的住处,有20多个平方,啥时候的亲妹妹,正上初中呢。

紧挨着是一间大房子,里边住着中院的管事一大爷易中海,是轧钢厂的七级钳工。一个月工资84,但两老两口没后代。

一中海家对面是中院的西厢房,也就是贾家。

贾家的台柱子是贾东旭,易中海的徒弟,四合院颜值巅峰人物。是二级钳工,一个月工资38。

穿过月亮门,来到后院,过去是女人们住的地方,比如正主的母亲或者女儿。然后偏房是丫鬟们住的房间。

后院东厢房住的是管事的二大爷,名为刘海中,是轧钢厂的六级锻工。月工资72块3。整天只想着走仕途。实则废物点心一个。爱吃炒鸡蛋,并不是为了彰显家里的“优越条件”。作为一名锻工。整天玩儿空气锤的高体力工作。不吃点儿油水补补怎么能扛得住?

这是重体力劳动者,粮食定量是非常足的,你可以看不上他的职业,但你一定羡慕他的粮食定量。

这老头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光齐,老二叫光天,老三叫光福。

老两口独宠光齐一人,剩下两人终日体验沉重的父爱,毕竟父爱如山,只有更重,没有最重。

后院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