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流浪的龙卷风

首页 >>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章:兵至望北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半月后,大军历经万水千山、风刀霜剑,终至望北关境内!此地北倚阴山,南邻黄河,实乃大周之边隘要地!

然近岁以来,匈奴铁骑屡屡侵犯,烧杀抢掠,恶事做尽,致望北关内民众苦不堪言,战事亦愈发吃紧。

上将军高义坐镇军帐中,愁眉不展,面色凝重。其身躯魁伟,铠甲加身,更显威猛之势。

一头黑发高高束起,随其动作轻轻摇动,增添几分英勇气息!其面庞刚毅,棱角分明,宛如雕塑般完美无瑕。一双剑眉斜入鬓角,眼神锐利如鹰,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霸气。

举手投足间,更流露一种从容不迫的大将风范!虽处困境,然仍保持冷静与坚毅,似任何艰难都无法动摇其决心。

高义乃名门之后,高氏三代为大周,可谓鞠躬尽瘁!其又得其父高武兵法真传,不仅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怀有坚定之信念与不变之忠诚。

彼深知自身责任重大,肩负守边、保家卫国之重任。故而,时刻保持警惕与备战状态,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刻之高义,虽面色凝重,然眼中闪烁坚定之光。其坚信,只要大周铁骑尚在,只要自己高义仍在,必能击败匈奴、守卫边疆,还百姓一个太平之世。

然,现今望北关兵力残破,粮草匮乏!匈奴之忧又日益加剧,此景怎能不让人忧愁?高义心中愤恨不已,恨匈奴之猖獗,更恨自己兵力不足,唯有退守。

其欲率领大周铁骑,出城与匈奴决战,击退敌军三千里,还边疆一片太平!可是,现实却不得不苦守城池,以待援兵。

虽陛下临时抽调宫中精锐禁卫一万余人,以援望北!然于高义而言,此不过杯水车薪,难以真正解渴。

高义深知,匈奴之忧非一日之寒,亦非一军之力所能解。一万禁卫虽勇,然相较于广袤之边疆与狡黠之匈奴,仍显薄弱。

高义坐在大帐中,忧心忡忡。其深知,望北关兵力残破,粮草匮乏,这一万禁卫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难以长久。而匈奴铁骑来去如风,飘忽不定,一旦粮草耗尽,望北关将再度陷入困境。

正当高义忧心如焚之际,其弟高顺匆匆入帐中,面带一丝喜色,道:“兄,华卢率一万禁军已抵营!”

高顺,字公陆,乃大周名将高义之弟!与兄之威武霸气不同,高顺身上透出一种儒雅与聪慧之气。

其身材适中,面容俊朗,剑眉星目,身着锦袍,腰悬长剑!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虽为将领,然毫无半分粗俗之气,反倒更似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将。

高顺自幼善谋略,通兵法,常能于繁杂局势中洞察先机,提出独到之见解与策略。

此刻,高义闻之,顿时精神一振,急切问道:“此言当真?!”高顺点头道:“千真万确!援部已于营集结完毕,只待兄前往检视。”

高义闻言大喜过望,心中之忧顿时消去不少。即刻起身,披甲戴盔,率领亲兵前往营检视援部。

此援部之至,于望北之局势,无疑如雪中送炭!

高义与高顺,于晨曦初露之际巡营。本欲检视新军之威仪,以振士气,然眼前之景,却令二人心头之火热如被一盆凉水兜头浇下。

只见新军听闻上将军高义巡营之讯后,鼓声隆隆,数次催促,方才懒洋洋地自军营中鱼贯而出。

士卒们皆睡眼惺忪,站姿慵懒,或歪歪扭扭,如醉汉一般;或东倒西歪,如风中之烛。

即便最基本之队列,亦显凌乱不堪,毫无章法可言。

高义目光如炬,扫视此新军,不禁眉头紧锁,心生失望之情。

其本以为,新军至少能保持最基本之队列纪律,然所见却远超其预料。

什伍之间,士卒散漫无序,如一盘散沙!或三五成群,交头接耳!或独自一人,茫然四顾,不知所措。

欲将其收成一团,皆难上加难!

高义强忍着深深吸一口气,竭力压制心中之怒。

其深知,身为上将军,此时此刻其不能失去冷静与耐心。

然,眼前之新军,使其感受到前所未有之挑战与压力。

高义目光如电,扫视眼前新军。

只见其站姿慵懒,队列凌乱,毫无半点军人应有之威武之气。

此情此景,直刺高义心头,怒火熊熊燃起。

其紧握双拳,关节处隐隐发白,可见其内怒之强烈。

高义身为大周上将军,一生历经无数征战,岂曾目睹过如此散漫之军?其深感自身尊严与大周荣耀,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

他怒发冲冠,呵斥道:“尔等这般懒散,何以匹配所着之甲胄?”“何以面对大周之百姓?”“何以担当陛下之重托?!”

高义的怒喝声宛若惊雷,在营中轰然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新军被这突如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