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古流传到现在的奇闻怪谈

快乐的小阿...

首页 >> 从上古流传到现在的奇闻怪谈 >> 从上古流传到现在的奇闻怪谈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章 《经卷浮沉:辨悟救荒行》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船上的人们开始闲聊,谈论着村庄里的家长里短。当船行至湖中央时,辨悟向众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说:“各位虽然说来说去,但都不如我今天遇到的这位施主,她真是个心怀善意、慷慨大方、福气满满的人。”大家好奇地问是哪家的施主,辨悟回答说是王相国的夫人。

人群中有人表示,早就听闻王相国夫人乐善好施,想知道她是如何布施给辨悟的。辨悟便指着他怀中的经包说:“这就是她的伟大布施。”众人疑惑地问是否是因为辨悟在募缘簿上写得多,辨悟解释说如果是有意的施舍,再多也不稀奇;难得的是这份施舍是出乎意料的。

接着,辨悟向众人讲述了去年寺庙如何用经卷抵押换取米粮,以及今天如何被王相国夫人无偿归还的经历。他说:“在那个荒年,是这位夫人救了我们全寺的僧侣。而且,寺中的传世之宝原本难以赎回,现在能够重新奉回,真是幸运。”

听到一本经卷抵押了五十石米,众人纷纷表示难以置信。有的人说和尚爱说大话,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有的人则认为辨悟没有理由撒谎,可能真的是事实。还有人提出,既然是这么珍贵的佛经,大家也应该见识一下,毕竟这种机缘难得一见,要求辨悟把经卷拿出来给大家看。

辨悟和尚发现船上的人们大多是乡村的长者,便对他们说:“这是唐朝白居易大人亲笔书写的经文,各位可能不认识,这经文珍贵无比,不宜轻易展露,看它做甚?”话音刚落,船上一位自诩有些学问、名叫黄丹山、绰号黄撮空的乡学先生不服气地反驳道:“大师这话太看不起人了!什么白侍郎黑侍郎的,难道我们连白居易都不认识?他可是《千家诗》里的常客,我们怎么会不知道?今天能和大师同船过湖,也算是一种缘分,不如就把经卷拿出来,让我们也见识一下这古迹。”

众人听黄撮空这么一说,都觉得有理,纷纷拍手赞同,一起围到辨悟身边,请求他把经卷拿出来看看。辨悟无法拒绝众人的请求,只得解开包袱,将经卷摊在船舱板上。然而,经卷因年久失修,页与页之间已不再粘连。当辨悟刚揭开第一页时,湖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风力强劲,竟把一页经文吹起,飘向船头。

辨悟急忙用双手按住经卷,但已无法脱身去追回那页被风吹走的经文。他急忙叫众人帮忙捡回,但众人你推我挤,手忙脚乱,无人能够顺利接住。就在这一刹那,那页经文被风卷起,飞向空中。当时正值二月,风从地面升起,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那页经文随风飘扬,越飞越高,最终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众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经文远去,无法采取任何行动。辨悟和尚更是焦急万分,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惜。众人也开始互相埋怨,有的说经文刚才就在身边飞过,有的责怪他人没有接住。一位年长的村民提议辨悟再检查一遍,希望被风吹走的只是一张空白的素纸。辨悟放开手查看,果然发现丢失的是经卷的第一页。

辨悟感到非常沮丧,这千年的古物,竟然在自己手中变得不完整。他忙将剩余的经卷重新叠好,包起来,面色难看,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懊悔。众人也感到非常内疚,不敢再出声。黄撮空尴尬地试图说些安慰的话,但看到辨悟的脸色,便知道此时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没有人再敢提出要看经卷了。

当船缓缓靠岸,山的轮廓渐渐清晰,众人纷纷离船,踏上了各自的归途。辨悟和尚也独自回到了寺庙中。他向寺里的僧侣们讲述了相国府如何慷慨地将《金刚经》无偿归还的经过,整个寺庙都沉浸在喜悦和感激之中,对相国夫人的善举赞不绝口。

然而,辨悟并没有提及在湖中不慎丢失了经卷一页的事情,他选择将这段小插曲保留在心底,未对其他人透露。寺里的僧侣们大多不通晓经卷的珍贵,也没有人提出要查看经卷的内容,他们只是怀着对相国夫人的敬意和感激,将经卷交给了住持进行妥善的保存和管理。

故事回到另一个情节,在河南卫辉府,有位姓柳的官员被任命为常州府太守,他选定了吉日准备上任。在他家中,亲朋高坐,为他举办了饯行酒宴。在座的有一位博学多才且酷爱古玩的隐士,这位隐士曾游历苏杭,见识广博。在宴会上,他对柳太守说:“常州府与苏州府相邻,苏州府的太湖洞庭山中有一个寺庙,藏有一件稀奇的宝物,那就是白居易亲手书写的《金刚经》。这件古董价值连城,如今您即将上任的地方与之相近,若有机会,您不应该错过一睹这国宝的机会。”

这位隐士是柳太守平时非常尊重和信任的人。柳太守虽然对古董并无太多兴趣,但他的性情中却有极强的贪欲。一听到这件古董价值千金,他便心生贪念,将这件事牢牢记在了心里。当他到达任所后,也曾向常州的地方士绅询问过此事,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但由于行政区划的界限,他没有机会亲眼看到。

柳太守本人并不是真心想要欣赏这件古董,而是被它的价值所吸引。他频繁地向人提起,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意图,或许会有人为了奉承他,设法购买这件古董来送给他。然而,当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