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万年

凉州刺史

首页 >> 大汉万年 >> 大汉万年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魏无忌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陛下可知魏公子信陵君?”

刘盈笑道:“朕焉能不知?皇考(刘邦)少年时,仰慕信陵君风采,曾多次前往魏国,与信陵君的门客,宣平侯之父张耳来往,登基为天子后,每次经过大梁,都要祭祀信陵君,高皇帝十二年时,平定黥布叛乱,还曾为魏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代代祭祀。”

夏侯婴正色道:“信陵君在魏国时,曾拜访一位大贤,名叫侯赢,此人年逾七旬,却不过是守门的小吏,魏公子多次派人相邀,侯赢都不愿登门,后来信陵君大排宴宴,亲自驾车,前往城门相迎。”

“侯赢从容上车,毫不客气的坐了主位,并要求前往街市,会见屠夫老友,信陵君欣然应允,既如此,侯赢仍不罢休,他与屠夫东拉西扯,将魏公子扔在一旁不管不顾,足足大半天,信陵君却始终执礼甚恭,直到最后才前往赴宴。”

微微叹息,夏侯婴轻声道:“几番折辱,寻常权贵焉能忍受?信陵君却毫不计较,最终得大贤侯赢所助,窃符救赵,大破暴秦,匡君辅国,千古留名!”

“今日之人,与侯赢何其相似?陛下若能如信陵君一般,折节下交,以礼相待,久而久之,必能感化,为陛下所用。”

刘盈点了点头,拍手笑道:“滕公一言,使朕茅塞顿开,下诏。。。”

片刻后,夏侯婴告退,刘盈敲了敲桌案,从后殿走出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少女,他迫不及待的问道:“鸣雌侯,如何?”

许负并未着急回答,深施一礼后,这才起身道:“不知陛下想问什么。”

“此人可堪大用?”

许负摇了摇头,刘盈面带失落。

“可,也不可。”

刘盈愕然:“什么?”

“陛下若信任此人,万事皆可,若不信任,也无需再封官赐爵,任其离去便可。”

刘盈缓缓起身,踱了几步后,走到许负身前,犹豫再三,低声道:“朕自觉无力驾驭,若想除了此人,有几分胜算?”

许负毫不犹豫的说道:“毫无胜算。”

长乐宫,西阙。

“如何?”

东余看着一脸紧张的许成君,感觉自己好像是刚出考场的考生,耸了耸肩:“不错,谈的很开心。”

许成君松了口气,低声道:“仆已得知,家母为陛下所召,就在宫中,想必是为足下而来。”

“你这消息还挺灵通,走吧,天快黑了。”

两人回到长秋殿时,已是日入之时,张嫣毫无形象的趴在桌上,昏昏欲睡。

有宫人禀报,她立时惊醒,眼神灼灼,起身相迎,急走了几步,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妥,转过身去,整理表情,搓了几下脸蛋后,一脸淡然。

“东先生,与陛下谈的如何?”

“还行吧。”东余回避着皇后期待的眼神,心里却因为自己不成熟的表现有点小愧疚。

张嫣笑道:“那就好,你们去了大半天,一定饿了,今夜微寒,吃点热乎的吧。”

她挥了挥手,不多时,宫人们端上来三个青铜小炉子,约莫有十来厘米,一巴掌高,分为三层,最上面放着一些调料,盐巴,蒜,第二层里有些炭火,第三层是个盘子。

随后,又有两个宫人搬来一个三足青铜鼎,里面有被分成了五个格子,装满了热汤,每个格子里都有不同的食材,分别是牛羊猪狗鱼。

除了肉食,还准备了不少蔬菜,东余认识的有木耳,蘑菇,苋菜,韭菜,芹菜,竹笋,莲藕和菠菜。

有一些并不是当季的蔬菜,但没关系,汉代就已经掌握了温室种菜的技术,别说现在,别说皇宫,就是普通的富人家,大冬天也能吃到反季节蔬菜。

东余以前看那些穿越到唐朝的小说,皇帝为了一根反季节蔬菜和公卿大臣打破头的桥段,就忍不住想笑,真当古代人是白痴啊!少在那里自大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代人!

许成君看着呆呆的男人,忍不住问道:“东先生,没见过染炉么?”

东余不答反问道:“今天的晚餐是火锅?”

他着实有些惊讶,以前看书的时候,有些人到了宋朝,鼓捣出了火锅,天下震惊,哇,居然还有这种美食?

但实际上,早在西周,就已经出现火锅的器具了,而且从九宫格到一人一炉的小火锅,样式俱全。

到了汉代甚至出现了加热方便的染炉,染是指调料,之所以要加热,是因为汉人喜欢吃热食,嗯,随时加热的调料碗。

当然了,火锅这个名词,此时肯定是没有的,类似的器具被称为釜,所以有的地方便称呼为古董羹。

热汤滚烫,东余夹起一片牛肉,不愧是御厨,肉片切得很薄,他看了下五种汤底,都是白乎乎的,搞不清楚是什么味道,索性每种都放了一些。

嗯,这个放了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