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之道

努力的小学...

首页 >> 大秦:帝师之道 >> 大秦:帝师之道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八章:红薯与杂交水稻的奇迹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朕愿倾耳以待,望帝师畅所欲言,揭开胸中宏伟蓝图!

凌青羽颔首,深邃的目光与秦始皇嬴政交汇。秦国历代君王皆怀揽贤若渴之心,正因如此,大秦方能奠定千古基业,成就统一华夏之壮举。

均贫富,田土再分配!六字沉稳而出,在嬴政审视之下,字字如惊雷,撼动帝王心!

若依帝师之策,此番变革必是空前绝后,其影响深远,波及无数,乃至血雨腥风,不可估量。

帝师,当真要行此非常之举?嬴政眼神凝重。凌青羽坚定对视,直言不讳:

商鞅变法强秦之根基,然其法可壮军威,却未能泽被苍生。他话锋一转,注视着嬴政续道:

商鞅大才,秦所取者,乃霸道之术,非王道,更非帝道矣!

敢问帝师,王道、帝道,何以区分?嬴政追问道。凌青羽掌中幻象显现,嬴政观之,听其解曰:

王道者,仁爱治国之根本;

帝道者,循上古三皇五帝之轨迹,天人合一,德泽四方。

闻言,嬴政再度俯首:恳请帝师赐教帝道,至于王道...吾心已有所向,不必赘述。

凌青羽的目光轻轻掠过秦始皇嬴政,唇边勾起一抹淡笑,深知这位帝王心性高傲,多年抑制儒家学说,与之结下深怨,采纳儒家的仁政之道自是无望。但他意不在此,他欲言的是更为崇高之理,帝王的终极之道!

“上古神话流传,三皇五帝曾领航世间,神农氏以身试百草,辨毒为食,伏羲划开八卦奥秘,而人皇则统帅万民,征伐四方......”凌青羽言辞激昂,而秦始皇却被其掌中忽现的历史幻象深深吸引——那是远古人类的奋斗史诗,神农氏无私的尝试,分辨出滋养与危害,人皇英勇征服的壮阔图景,这一切让嬴政心驰神往。

“......故而,帝王之道,根植于民!”随着凌青羽手势变幻,幻象消散,他直视嬴政,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民之坚毅,国之基石!”

“民之富饶,国之繁荣!”

“何其壮哉,帝王之道,民殷国富,民健国强!”秦皇嬴政朗声大笑,凌青羽之言深深触动了他。他起身,紧握住凌青羽的手,满腔激昂:

“有帝师如斯,朕心甚安!”

“然则,帝师,这打地主,均田地之策,朕虽明了……”嬴政目光转向凌青羽,透露一丝困惑:

“朕亦思春播秋收,粮仓丰盈,但……帝师可晓,朕之沃土,近半难以稼穑!

土壤酸涩,五谷难生。”此难题不仅困扰着嬴政,亦是前几世秦君的共同苦恼。历代求索于能臣,欲解农田之困,终未得根本之策。

见嬴政面带忧虑,凌青羽朗笑回应:“陛下无忧,帝师自有解困之法,请陛下宽座。”嬴政依言落座,目光炯炯,全神贯注于帝师,欲观其如何以非凡之能,破此历史难题。

“陛下请观!”凌青羽借由国运系统,兑换得杂交水稻之种、玉米粒、红薯苗,乃至一头稚嫩的小猪。

“这……这究竟是何物?!”秦始皇嬴政惊诧之余,目光在桌上奋力蠕动的小猪崽与陈列的杂交水稻、玉米种子、以及那一株不起眼的幼苗间流转,深吸一口大气,震撼溢于言表。

“真不愧为仙人,能凭空创造出如此奇迹!”

心中的疑惑驱使他问道:“这又是何种神物?”凌青羽随即指向那幼苗,语气坚定:“此乃根治灾荒之关键!”他轻轻拾起那株红薯幼苗,话语中透露着自信:

“此为红薯之苗,其果实即为红薯,于一亩之地,竟能收获千斤之丰!”

“红薯不仅富含多样矿物质,滋养人体所需,更神奇的是,常食红薯可增寿,而最重要的是,它将是解救万千灾民的福音。”

秦始皇嬴政闻言,不禁拾起那细小的红薯苗,反复端详,难以置信。帝师之言,这平凡外观下竟蕴藏长寿之秘,且能亩产千斤,实在令人咋舌!

秦始皇嬴政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他毕生追求长生不老,踏遍神州大地,却未曾邂逅如此神奇之物,据说能延年益寿!

更令人惊叹的是,凌青羽继续阐述,这红薯苗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生命力,即便在贫瘠干旱之地,也能顽强生长,结出丰硕果实!言辞恳切,秦始皇的心被深深触动,仿佛这红薯苗便是解决民生疾苦的灵丹妙药。

于是,嬴政深鞠一躬,代表万千子民向帝师凌青羽表达了最深切的感激之情:朕,代表万民,向帝师致以最高的谢意!随后,他对桌面上其余几项奇物也表现出浓厚兴趣,请求凌青羽赐教,后者一一细致讲解。

而这,便是杂交水稻的幼苗。凌青羽手持稻苗,言语中充满自信,每一亩土地,它能产出八百至一千斤的粮食,彻底颠覆传统农业的极限!

言至此处,凌青羽目光移向秦始皇嬴政,轻启朱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