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宋:开局三千骑,君临天下

小米粒i

首页 >> 红楼大宋:开局三千骑,君临天下 >> 红楼大宋:开局三千骑,君临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4章 清涧城,种世衡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平心而论,赵易也很想有人能够出兵增援,纾解范仲淹此时所面临的危局。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可这个人不能是他。

原因很简单。

他这一世的身世、处境,决定了他在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前,绝不能轻易掺和任何可能的朝堂争斗之中。

就拿眼下这件事来说。

表面上看,转运使郑戬、通判叶清臣只是选择了保守路线,这才拒绝增援范仲淹。

可实际上,谁又知道这其中是不是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密谋意图?

大宋面对西夏小国连年战败,当真只是因为宋朝的军政拉胯?

不可能的。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伸,连战连败只能说明,是朝廷有人不在乎胜败,甚至希望战败也不一定。

所以赵易断不可能一头扎进宋朝这滩浑水之中。

至于郭逵所说,只要救下范仲淹,有范仲淹在,至少能保侯府二十年安稳——

这话听听就算了。

范仲淹若真有如此影响力,他来日所推行的‘庆历新政’,也不会短短两年便宣告彻底失败。

因此。

赵易这时唯一需要考虑的,也只是该如何委婉的拒绝郭逵。

……

……

时间缓缓流逝。

赵易依旧沉默。

郭逵倒也足够倔强,他始终笔直的站在床前,目光灼灼的盯着赵易,摆明了是要等着他的少爷给出最终决断。

赵权心中大怒,面对颇有些不知好歹的郭逵,若非他的少爷已经醒了,这里也轮不到他来做主,兴许他早就忍不住唤人,将这一身反骨的郭逵给打叉出去!

良久。

靠在床头的赵易终于开口。

他叹了口气,摊手道:“我也很想帮你,可你应该知道,目前的侯府……有心无力。”

“我虽已袭爵,也荫封了庆州团练使一职。”

“可我这个团练使,只是一个虚衔。”

“哪怕把官印给你,你也未必调得动庆州乡勇。”

这绝非托词。

宋朝的官制和唐朝不同。

唐朝地方团练使是仅次于节度使的一方要员,通常由刺史兼任,有权力节制当地大部分武装,堪称位高权重。

可到了宋朝,由于赵家人对武人、兵权的天然戒备,团练使基本上已经沦为寄禄官,只领俸禄,不具备任何实权。

但没想到。

郭逵却是毫不犹豫。

他似乎看到了希望,眼中也绽放光彩。

“少爷不必担心。”

“小人虽说位卑言轻,但平常也多在军中厮混,与乡勇中的几个虞侯、指挥素来交情不错。”

“只要有官印在,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相信他们也愿意舍命出兵。”

赵易颇有些意外。

未曾想,这郭逵年纪不大,在庆州城竟有如此威信。

说起来,郭逵这个名字,他也隐约有点印象,好像是宋神宗时期的一员名将?

他想了想,很快也就放弃了,这点在这个时候终究不重要。

“好。”

“就算你调得动庆州乡勇,可你打算怎么做?”

“你不会认为仅凭这三千乡勇,便能冲破西贼十万大军,成功增援马铺寨吧?”

“当然不会!”

郭逵想也不想。

“我也不可能白白葬送我庆州儿郎的身家性命!”

“实际上,我们也从未想过能够轻易突破西贼的重重防线。”

“少爷有所不知。”

“守城战,最忌死守,最重士气。”

“从一开始,我们的计划便只是冲阵。”

“只要我们从外围发起进攻,声势足够浩大,大到能让马铺寨的范公看到,那我们的计划便已然成功了!”

“介时。”

“范公一定会里应外合,试图突围。”

“纵使突围失败……可只要马铺寨的守军看到援兵,他们的士气必然高涨。”

“士气高涨,守城便也能多几分底气,多坚守几天。”

“直到鄜延路,泾源路的援兵一一赶到。”

赵易全明白了。

也就是说,郭逵率领三千乡勇悍然冲阵,根本就没想过要冲到马铺寨城下,他只是想用他们的命,来让马铺寨的将士看到援兵,看到希望。

必须得承认,这个策略很可能会如愿奏效,兴许也真能解了范仲淹所面临的困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