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行水浒

毅铭情

首页 >> 侠行水浒 >> 侠行水浒最新章节(目录)

第012章 机会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平安寨地势较高,本是信安军通往沧州北部的要地,寨内有几百户人家,常驻一个指挥的厢军。

一个指挥也称作一营,下辖五都,每都百人,合计五百多人,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但民间百姓喜欢唤为提辖,表示提领兵马的人,属于敬称,实则没有提辖这样的差遣。

鲁智深以前就是种家军的副指挥使,他当街打死郑屠的时候,若效力别的将军,恐怕不会有事,多半会设法保他,但他恰好效力种家军,归属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而种家人恰好是少数世代相传的清廉名将,真可谓是命。

赵不凡、林冲和鲁智深来到平安寨之后,很快就补入行伍,林冲去了张都头那边,鲁智深去了白都头那边,赵不凡则留在了李都头麾下。

宋代军士的地位虽然低下,但待遇却是历朝历代中最好的,不但薪水丰厚,而且在驻地有自己的房子,可以携带家眷入住,虽说边关守军不会让家属常驻边塞,但局势稳定时,也会接家眷来住些时日。

赵不凡分到的房子与林冲、鲁智深在一个院子,不过他们多数时候都在军营里操练和休息,很少回家,而且赵不凡还劝说林冲和鲁智深在没有站稳脚跟之前不要显露超凡的武艺,不要管太多闲事,不然会遭人嫉妒,甚至被孤立,说不得又要被人合起来迫害。

李都头的训练很严格,既要求麾下军士习练拳脚功夫,也要求习练长矛和刀法,天天都把新兵们练得叫苦连天。

赵不凡自幼吃过很多苦,深知练好本事才是正道,倒是从来不抱怨,不仅本本分分操练,而且会在朝阳初升之前独自到营外加练九转金阳神功和太祖棍法。

这日。

完成日常操练的赵不凡刚刚返回营帐,正在听帐内弟兄讲些荤段子,骆虞侯却突然走来掀开帐帘唤说:“赵不凡!跟我去趟主帐,李都头有事找你!”

宋代步兵的编制是每都有一百人,设都头和副都头,都头之下依次是十将、将虞侯、将、承局、押官,而骆虞侯就担任“将虞侯”的差遣,他不爱说话,但颇有勇气。

赵不凡听到召唤,立时从围成一团的军士里钻出,待走出营帐便笑着问说:“骆虞侯,李都头唤我有什么事?”

骆虞侯微露笑意:“叫你出来自然是好事,你见到李都头就知道了。”

“好事?”

赵不凡有些疑惑,但看到骆虞侯不愿多说,也就没有多问,只是默默跟着他去往主帐。

进到主帐的时候,李都头正埋头看着桌案,似乎在思考什么。

骆虞侯上前道:“李都头,赵不凡来了。”

李都头放下手里的书卷,抬头盯着赵不凡片刻,突然露出笑容。

“赵不凡,你刻苦练功,我都看在眼里,如今这百余人里,你最勤奋,也最聪慧,而且武艺似乎很好……眼下空缺着一个押官,我有心报知上级提拔你就任,可你终是初来乍到,寸功未立,因而有件差事要你做,你可别让我失望。”

“李都头只管吩咐,我一定办好。”

“也不是危险的差事,就是让你带十个兄弟送些酒肉和棉衣去北边小路的哨岗,如今天寒地冻,友军兄弟守在那等苦寒地,条件不比我们这里,上头要求给他们送些酒肉和御寒之物,省得他们受苦。”

“没问题!”赵不凡拍着胸脯保证。

“跟我来吧!”

李都头迅速带着赵不凡去往军需处,不多时便办好一切,临到出发前,李都头还再度叮嘱。

“这趟路理当没有危险,但荒郊野外却免不了毒虫猛兽,天寒地冻,终是要小心谨慎,莫要大意误事。”

“李都头安心,我心里省得轻重,绝不会误事。”

赵不凡带着十个弟兄推起独轮车离开了军营,而且带上了自己的镔铁棍,因为他习练军中矛法和刀法的时间不长,暂时还不顺手。

此时正值深冬,北疆的天气很冷,飘飞的雪花和刺骨的寒风刮得人脸颊生疼,待到天色转暗,个中滋味就更是难言,赵不凡有九转金阳真气护体,多少能抗些严寒,而寻常军士就真是被冻得连走路都非常难,一个个都把头深埋着,不言不语,迎着风雪和坎坷默默推动独轮车。

随行的人里有一个老兵,名叫何大野,乃是他们这些新兵的引路人,赵不凡在深夜时分示意大家歇息片刻再走,何大野却急声阻拦。

“歇不得!歇不得!这等大雪天,若不持续前行,弟兄们很快就会手足僵硬,那时还怎么走,若有猛兽来袭,恐连刀都拔不出来!”

赵不凡不是那种听不进谏言的人,他觉得何大野说得有道理,便带着众人继续前进,如此又走了许久,哨岗却迟迟不见踪影,赵不凡忍不住问何大野:“我们还要走多久?”

何大野把手臂抬到眉骨处挡住呼啸的寒风,然后眯起眼睛看了看前方的小路。

“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