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浮沉:我的1991

风之杀

首页 >> 商海浮沉:我的1991 >> 商海浮沉:我的1991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二章十足的骗子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本地的儿童食品市场已有荣祥立足,外界风传,您选择进军儿童食品,目的就是为了针对马步远,对此有何回应?”

李卫东笑了笑:“你别煽风点火,我和马总可是好朋友,他帮了我很多。至于做儿童食品,主要是利润可观,市场前景好。老是提马步远,我也祝福他一下吧,离婚快乐!”

报纸的采访持续了一个小时,紧随其后电视台也来了。面对镜头,李卫东显得尤为自然从容,不停介绍着自己的工厂,并对着镜头说:“美滋味,因儿童健康而生。”

主持人不清楚为啥要提这么一句,却不知晓,李卫东早就给这企业定了调子,他计划用“健康”这两个字来击败荣祥。

傍晚六点整,首批小零嘴出炉了,是一些果丹皮和玉米肠。

这些东西,荣祥也在生产,并且销售情况相当不错,可以说是他们的主打产品。

菜头尝了几颗小馒头,边嚼边点头说:“味道不错,我记得荣祥的小馒头卖五毛钱,一大包嘞!”

李卫东把摩托车钥匙递给韩小强:“去把荣祥这几个产品买回来,让我瞧瞧!”

过了十多分钟,韩小强提了个塑料袋回来。

这种包装方式挺讲究策略的,要么不买,要买就得买一堆,没有中间选项,销量自然就蹭蹭涨,消费者几乎没得挑,特别是小孩子哭着要,大人也没辙。

“咱们照着他的路子来,利润他都算得门清儿了,咱们直接照搬就是!”菜头机灵地说。

“我看行!”

“行是行,但照这样十天后咱就得关门大吉。”李卫东毫不留情地说。

“咋会呢?”

两人心里都有点不服气。

“你懂差异化竞争不?人家经营多久了,牌子响当当的,你跑人家地盘上去硬碰硬,这不是自讨苦吃嘛。”李卫东摇摇头道:“得反着来。”

两人不明白李卫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对于消费者心理,他们俩压根没研究过。而李卫东上辈子学过几天相关的东西,叫作定价心理学!

“得了,明天再说吧!”李卫东忽地抬头,笑眯眯地说:“咱们好像还缺个总经理,对吧?等明天总经理一来,咱们再讨论这事。”

总经理?

“你是说高志伟?”菜头问道。

李卫东点点头:“我这几天忙得晕头转向,都忘了他还宾馆候着呢。现在厂子开始运作了,该让他知道了。”

“你就不怕他一来,把咱们厂子给拆了?”韩小强面露难色:“你可是让人家把工作都辞了的。”

“怎么叫骗呢?你这孩子说话能不能中听点,让他辞职是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好了,今天到此为止,下班!”

李卫东站起身,觉着韩小强的话也不无道理,明天要不要先给自己穿个防弹背心呢?高志伟在宾馆里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甚至开始怀疑李卫东是不是跑到美国去了。

他又联系不上李卫东,只能继续苦等!

第二天清晨,市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都市早报》头条赫然登着李卫东的照片,头条标题用加粗的字体写着:零食界风云突变,屠龙少年已亮剑!

高志伟早餐后随手买了份报纸,一看见李卫东整个人都懵了,仔细读完报道,脑袋里一片空白。

记者不仅将李卫东和马步远的恩怨夸大,还颇具想象力地描写了一段三角恋情节,给李卫东贴上了诸如农民企业家、屠龙少年、复仇者、奇遇等标签。

整篇文章充斥着三流小说的气息,不过现在的报纸就靠这些吸引眼球,见怪不怪。

“老伯,我打听一下,这上头说的可是实打实的事?”高志伟将信将疑地问道。

“千真万确,这报纸上讲的全是真人真事。城外那家糖厂确实重新开张了。至于马步远的媳妇吕小萍去给李卫东当保姆,后来李卫东对吕小萍动了真情,结果马步远又横插一杠子。现在李卫东誓要亲手搞垮马步远,夺回心上人,这剧情……”

老伯咂摸着滋味儿,心想这比《雷雨》还戏剧化,今天的报纸估计要卖疯了。

高志伟可不糊涂,天南海北啥风浪没经历过,立刻恍然大悟,一把抓稳报纸,牙齿咬得咯吱响,眼神凶得像要生吞活人!

“哎哟喂!!”

高志伟爆了句粗口,心里那叫一个憋屈,自己的光明未来就这么被搅黄了。他第一反应就是赶快给公司挂个电话。

一路小跑到电话亭,拨通了娃哈哈公司办公室的号码。

“您好,您是哪位?”

“您好,我叫高志伟,之前市场部的高经理,能不能帮我接通宗总的内部电话?”

“宗总很忙,您有什么事?”

“我前几天心情不好,现在好了,想回去上班,行不行?转人事部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