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伙伴

眼开眼闭

首页 >> 致命伙伴 >> 致命伙伴最新章节(目录)

第5章 引渡风波(上)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什么意思?”庞金海恶狠狠道:“你问我?我还要问你呢!你是不是想给林永年通风报信?”

他那张清秀的脸忽然变得很可怕。张伯良吓了一跳,赶紧申辩:“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庞金海瞪着他:“那你是什么意思?”

张伯良陪笑道:“我只是觉得有点不忍心……不过钞票可是好东西,看在钞票面上……”

“你给我记住,这事是日本人让做的!”庞金海表情阴冷:“假如走漏风声,后果我就不说了,你自己明白!”

“是是!我明白!我明白!”张伯良连连点头。

庞金海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把信封扔还给他,一字一句说:“明白就好。你走吧。”

张伯良走了。庞金海关上大门,回到餐厅。

刚才他正要吃晚饭,还开了一瓶红酒,等着耳听好消息,但结果却是兜头一盆冷水,浇得他浑身冰凉。本来很有把握的事情,忽然变得前景叵测了。现在他只能希望这是一场虚惊,希望情况很快会好起来。

他已经走上了命运的赌场,他决不能输,因为他输不起。

但任何事上天都有他自己的安排,凡人难以捉摸。这就是所谓的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张伯良拿着钞票离开庞金海家的同一时间,道森走进了位于外滩的上海总会。

上海总会又称为皇家总会,这幢落成于1912年的大厦是英国侨民的俱乐部,里面有餐厅、酒吧、旅馆、图书室、台球房等设施。作为俱乐部的金卡会员,道森来到这儿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门童替他打开门,恭敬地行礼:“晚上好,道森先生。”

“你好丹尼。”道森把帽子和大衣交给他,问道:“你看没看到鲍里斯?他来了没有?”

“还没有,先生。”门童回答。

道森吩咐:“他要是来了,请他到餐厅找我。”

门童弯了弯腰:“是,先生。”

道森把小费塞给门童,拍拍他的肩膀,径直朝餐厅走去,一路走一路跟熟人打着招呼。

来到餐厅,他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定,要了一份菲力牛排,一份花旗鱼饼。服务生拿来了他寄存在这儿的大半瓶法国勃艮第红葡萄酒。他慢慢吃着,等着他的好友鲍里斯。

鲍里斯是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记者兼专栏作家,为人热情爽朗,跟他很谈得来,是他情绪低落时最想见的人。

他不会去见威尔逊,所谓向威尔逊请示是他打发青木的托词。

他明白,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最终都只能向青木屈服,把那个叫林永年的人交出去。情况就是如此,他能做的只是拖点时间,做出在威尔逊的压力下不得不服从的样子,替自己挽回一点颜面。

他很郁闷,一点胃口都没有,牛排和鱼饼吃着都味同嚼蜡,他最爱喝的勃艮第红葡萄酒也变得不那么好喝了。

“嗨,道森。”

一只手拍在他肩膀上,打断了他的思绪,抬头一看,正是鲍里斯。

“请坐,”道森说:“我正在等你。”

鲍里斯在对面坐下:“怎么啦?找我有事?”

“不,没什么要紧事。”道森说:“好几天没见到你了,为什么?这段时间你不在上海?”

“我陪一个美国同行到上海周边地区转了转,”鲍里斯说:“他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认识多年了。”

鲍里斯唤服务生过来点了餐,然后往椅背上一靠,掏出了雪茄烟。

鲍里斯年龄比道森小了整整十岁,是个金发碧眼、身材匀称的美男子,他上身穿一件咖啡色皮猎装,下身是一条宽松的灯芯绒裤,英俊潇洒。这小子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见多识广,很风趣很健谈,因此颇受太太小姐们的青睐,是社交界的宠儿。

鲍里斯抽着雪茄,打量着对面的道森:“老兄,你看上去愁眉不展,好像有什么心事?”

道森重重的叹了口气:“要是可能的话,我真想立刻退休,回约克郡老家钓鱼去。”

鲍里斯笑道:“别妄想了老兄,威尔逊不会放你走的,你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啊。”

他喷了口烟,接着问道:“出了什么事?遇上麻烦了?”

“是啊,不小的麻烦。”

道森一边叹气,一边把与青木的争吵述说了一遍。

“他非要把林永年一块引渡。”道森说:“这个可怜的人,一旦落到他们手里,结果恐怕会很糟糕。”

“林永年这个名字很耳熟,让我想想,”鲍里斯蹙眉道:“他好像是一位企业家。”

“没错,”道森说:“他是中华味精厂老板。”

“对了,我想起来了,”鲍里斯说:“去年淞沪抗战的时候,我们的报纸曾经采访过他。”

这时鲍里斯点的餐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