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魔教误此生

由雨逐流

首页 >> 一入魔教误此生 >> 一入魔教误此生最新章节(目录)

第35章 结伴同行太平镇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细雪纷飞,厨子炖了一大锅羊肉汤,难得一家人团聚,享用午膳。

朱氏给赵原夹菜:“在牢里受苦了,回来就多吃点。”

“谢谢阿母。”赵原也给父母和谢逸卓夹菜。

一家之主的赵将军,却默不作声,愁眉不展。

留意到夫君的叹息声,朱氏关切询问:“出什么事了吗?”

赵义国道:“野儿走后,陛下对赵家的信任大不如前了。”

提到儿子,朱氏神情一变,双眸黯然失色。

“阿父,回到家就不要忧心公事,顺其自然吧。”赵原劝慰。

赵义国应着儿子的话点了点头:“不说这个,许是我想多了。”怀有心事,终究无心饮食。

大儿子赵野在麾下征战多年,立下不少军功。

赵家一门,两代名将,同守盛国江山,撑起赵氏荣耀。半年前,这位人才卓绝的少将军,被抛尸荒野,凶手不明,此乃为人父母心中的一根毒刺。

朱氏放下碗筷,再也进食不下。

饭后,谢逸卓陪朱氏回房。赵原无所事事,到花园回廊观雪,看到父亲也在。

“阿父。”他迎上前去。

“赵原啊。”赵义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府里的生活,还习惯吧?”

这话问得不明所以,难道他不是一直生活在府里吗?对自己的身世,赵原早有怀疑。也许像下人议论的那样,他是捡来的,或者像宋鹏骂的,是野种,但他只淡淡答了一句:“习惯。”

“陪我走走吧。”赵义国迈开步子,一边走一边道,“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霜面沧桑的老将,心忧君国,令人敬佩。赵原跟随父亲步调,道:“您壮心不已,一点儿也不老。”

赵义国欣慰地笑了笑,又道:“南境军中,陛下派了许多新人,替换老部将。被替换的,个个儿都是英勇善战的猛将,对朝廷忠心耿耿,可陛下终归嫌弃大伙儿老了啊。”

赵原不语。他知道,君王是要换血。老将弃戈,英雄迟暮,乃一己之悲。新人代旧,后浪逐前,为大势所趋,无情而必然。

“野儿走了,我镇南军损失一员悍将,陛下不再相信我赵家能保南境安泰。我得尽快立功勋,重拾陛下对镇南军的信任!”

赵原却道:“我认为您不该这么想。”

“你觉得是我多心了?”

赵原摇头。他观事不爱从显而易见的表象出发,而是观细节:“原本兄长和相国千金有婚约,兄长一走,陛下却下旨,让我娶卓儿,断了赵家与王家联姻的可能,您说这是巧合吗?”

赵义国对此话表现出兴趣:“你认为如何?”

“我认为阿父不该再立功,反要韬光养晦。”

赵义国闻言沉默,若有所思。

赵原又道:“您和相国都是当朝重臣,两家联姻不免势高盖主。君王已有顾忌,与其立功,不如无功。”

事实上,宋鹏之死囫囵结案,想必是上位者按下了。他被释放,是赵家蒙了圣恩,同时,王相国讨不了公道,与赵家必生嫌隙。

“陛下称帝之前,我等已追随于他,十数年建立的信任坚不可摧。”赵义国固执地道,“开国元勋、肱股之臣,岂是那么容易被取代的!”

“飞鸟尽良弓藏。”赵原道,“您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愿接受。”

赵义国抬眼。这便宜儿子生得英俊,身材比他还略高,真真是英雄出少年。经儿子一番点拨,他已有所悟,但人各有执念,轻易难以改变:“原儿,你很聪明,可惜……你不是野儿,不能上阵杀敌,帮不了为父。”

说到底,赵原乃一介外人,因老妻思子心切,他才勉强接纳,又道:“你回房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赵原拜辞父亲,换了一处地方观雪。被父亲轻视,本该失落,但他并非争强好胜之人,不在乎父母对兄长的偏爱,只随心意行事。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过于冷漠了。兄长身死,自己身为赵家唯一子嗣,理当有更积极的作为,像谢逸卓所说,男儿该志向高远,或是考取功名,入朝相助父亲。

可是,他发现自己对这个家,其实很陌生,对兄长,连一点印象也没有。如今所知,都是父母旁人相告。

皇宫,一条僻静宫道。

“你最近挺清闲啊,又到哪儿鬼混去了?”说话之人着一袭灰袍,脸藏于风帽下,露出青色胡茬的下巴,语带傲慢。风挑动外袍,隐约可见其下衣衫,绣着脱兔。

他便是盛皇义子——周黠。

“我去哪儿需要向你汇报么?”不同于在江湖时的粗布麻衣,梁成誉在宫里的着装更为精致,配上俊朗的长相,颇显贵气。

“我来是通知你,去武林大会,给我开路。”周黠直言。

“我没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