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书信

墨涵JC

首页 >> 雨过书信 >> 雨过书信最新章节(目录)

宫崎骏封笔之作爆卖3亿!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汶,去看了吗?”

宫崎骏最后一部作品在中国上映了,我看消息说根本没有打什么广告票房的收入就已经稳稳地挂在在清明档的第一位。想来也是,毕竟有那么多人都是看着他的影片长大的。即使今天很多人跟“老宫一样”早已老大不小了,但手里拽着一把年纪,忙里偷闲的时候还在追动漫的人依然不少。至少从我身边来看,估摸着有90%吧,你那边也帮我算一下看看,估计也是少不了的。

说到他的作品,我却首先想到的是老宫本人。每天早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出现在工作室开始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完全是兴趣,并不是工作。”

有一个细节挺打动我的。每天早晨他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工作室的人,他会拉开窗帘、搬出木椅,然后给自己泡上一杯咖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宫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清晨走进这间房子的时候,习惯给这栋空房子来上一句早安问候。跟拍他的摄影师好奇的问到:“其它同事还没有来,请问你这是在给谁打招呼呢?”

“住在这里的人......”

啊哈!住在这里的人啊!

我脑子里面瞬间想到的就是《千与千寻》里帮小千把鞋子抬出来的可爱的小煤球们,还有在《哈尔的移动城堡》里面各种被幻化出来的小精灵们。只要你是宫迷,当你听到他的那句“住在这里的人”的时候,你就能瞬间想到在他这句话背后会有多少东西从门缝后面吱呀吱呀地全冒出来。你可以把老宫的这句无人的问候看作是一个非常正式的仪式感。正因为始终存在着这样的幻视感,才能让老爷子源源不断地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到各种各样的灵感。

比如他开车的时候想要在车子上架上一部摄影机,然后把沿途的风景啊、人啊什么的都记录下来。也许这些布景已经数十年如一日在他的眼前重复地出现了,但是没关系啊。看多了倒不怕,只要你有心从中寻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从中找到灵感出来。

自从重庆在抖音上火了之后,我看很多人就开始把洪崖洞的夜景跟千与千寻里面的场景联系起来。之前我们去过那么多次,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呢,一次都没有吧。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没有的。但是人这种动物就是很奇怪,一旦有个人把某件事情讲出来而你又听进去了的话,那可能这段记忆的连线就会彻底完全地建立起来,怎么甩也甩不开。

哎,或者这么说吧,这不是说你想甩就能甩得掉的。你越是想甩,很多时候反倒会适得其反。所以,顺其自然反倒是更好的选择。

当我看着宫崎骏的那栋他工作了几十年的,掩映在绿树下的房子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咱们在垦丁花了一个暑假搭建起来的安全屋,想来也是别有用心了一番了。光是生活在我们家门口那群活物就能让人每一次回家都心潮澎湃。除了那些大家伙,什么古老的松树、樱花树以外,我会更喜欢点缀在台阶上不知名的各种绿绿的爬物。这里面还会混杂很多的“小朋友”,她们的身上是有颜色的,比如迷迭香、香蒙草、银香菊、还有还有,总是从屋檐处倾斜而下的野蔷薇。

这样一来,绿色就成为了整个画布的核心主色,但惊喜却会连连不断。灿黄的金菊、还有粉的,白的点缀其间。每次到了盛夏午夜的时候,我们就喜欢抱着一个大西瓜切好,把手机、电视机和网络wifi全部关掉,通往千寻世界的大门就开了。

这个时候我们喜欢只留下在廊道的一盏小灯,周边也听不到任何车水马龙的噪声,整个天地之间也只剩下了你跟我。好像是时候像老宫一样应景地对住在屋子里的小精灵们也来上一句:“你们好呀......”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习惯什么都不说,伴着仲夏夜的清风和各种呱呱声、虫鸣声,我们开始细品夏夜肥美清甜的西瓜。没有了手机、信息、电话、没有了一切尘世间烦人的声音,就这样吊着腿挂在廊道间听虫鸣吹清风。没了烦心事,人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好时节。

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感觉跟看《龙猫》很像,当我望向夜空的时候,也会想起《天空之城》。那时候我就会想,要是这时候天上有一个挂着吊坠的小女孩儿从天而降怎么办,那岂不是证明天上是真的有一座天空之城了,不是吗?:)

宫崎骏,83岁了。

过去的83年,他一定是开心的,毕竟能一口气创作出那么多美轮美奂的作品出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怎么看都是一种度过人生最好的方式。能够凭借自己的想象,画出那么多美好作品的人,一定在生活中有一双能够挖掘美好事物的眼睛吧。你很难想象一位满脑子浆糊的人能够存活在世上83年后,依然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充满求知欲的好奇心。

汶,你看老宫这部封笔之作的名字好像也恰如其分。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

这个答案我想只有你我自己知道。别人怎么想我都无所谓,对我自己来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