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何求

混沌核心

首页 >> 圣人何求 >> 圣人何求最新章节(目录)

171.闯荡江湖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那你说该怎么办?把这些门派踏平?”赵玉符神色淡定,拢袖悠然道。

“哪有这么容易?老师说笑了。”董中书摇头失笑:“咱们大魏军士虽有血气连结的军中秘技,靠着这等秘技,成百上千铜皮境武夫血气连成一片,便连金身境宗师也不敢直撄其锋,只可惜机动不足,只能用在战场交锋,人家武道宗门的金身宗师正面难以匹敌,难道还不会跑吗?”

“而虽说凭借天子龙气加持,掌牧一方的州郡府君手持官印也有伪金身的威能,一些繁华州郡的府君甚至可以力敌金身境宗师而不败,但只要出了府城,便也无可奈何。”董中书叹道:“是以那些门中有金身境宗师坐镇的大派向来对朝廷不甚恭敬,甚至如同唐门一般另立当地法度,俨然已是国中之国,实在可恨!”

“对付这等武夫,硬来已是奢求,只能通过怀柔之策徐徐图之,急是急不来的。”

只见行于前方的赵玉符忽地再一次顿住了脚步,轻轻一叹:“中书啊,你就这么不喜欢这些武林门派?”

“这样的武林门派愈多,国朝政统法统的根基便愈是摇摇欲坠,学生焉能不恨?”

“你说唐门动用私刑惩戒弟子是动摇国朝法统根基,可此前你也明言,若是将此案交由锦都府君办理,这个唐门弟子未必要死。”

“不是未必要死,而是一定不会死。”董中书直截了当道:“现任的这位锦都府君向来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力主怀柔之策,与蜀地各大门派交情匪浅,若他来判,必要卖唐门一个面子。”

“那你若是被唐门弟子当街撞死的那名老汉的血肉至亲,你会去唐门刑堂还是锦都府衙击鼓鸣冤?”赵玉符反问道。

董中书一愣:“老师的意思是说若锦都府衙能够秉公办理,川蜀百姓也不至于只知唐门不知府衙?”

“学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咱们大魏立国四百余年,州郡地县官吏种种的沉疴旧弊早已呈积重难返之势,若想激浊扬清,恢复到开国之初的清明景象,可非一朝一夕之功,相比之下,或许唐门刑堂反倒是要处事公允。”董中书皱眉道:“可那全赖当代唐门门主其人雄才伟略,有霸主之象,兼之刑堂堂主铁面无私,这才有唐门今日的气象,若是唐门此时换了掌事,未尝不会朝令夕改,这样变数极大的清明法度,如何能够长久维持?老师又何必以个例论及国朝与门派的法度优劣?”

赵玉符点了点头,忽地笑道:“中书,你别说,今儿个与你闲聊,倒是让我想起三十年前,我初入咱们魏庭朝堂之时,当年你老师也与那时候的大魏宰相有过这么一段儿掰扯,现在想想,真是一模一样。”

“彼时……是张士林张相?”董中书神色一肃。

“嗯,好像确是士林公,这位宰相倒真是与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都是宰相之才啊。”

“学生岂敢与士林公相提并论。”

“哪里,你跟他都一样,站得高,望得远,能看得清千百年后的国运脉络,要为后世百姓求万世福泽,偏偏看不见眼皮子底下细碎。”赵玉符哂笑道:“也挺好。”

“倒是相得益彰。”

董中书脸色难看:“老师……”

“我到家了。中书啊,你可在这朝堂尽展所长,老师却要遁入江湖了。”赵玉符在名为“赵府”匾额的门前站定,悠悠道。

手足无措的董中书只得眼睁睁看着赵玉符跨入宰相府院的门槛,直至朱红色的大门关闭,最终只是向院门处深深施了一礼,随即神色坚定地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

此时赵府中一名老仆走上前来,低声向赵玉符言道:“老爷,府中有客到访,此时正在会客厅中候着呢。”

赵玉符挑了挑眉:“能直接被你放进门?是哪路神仙到了?”

老仆附耳低声说了个名字,赵玉符神色一正:“老王爷?快带我去!”

赵玉符几乎是一改往日的意态悠然,飞奔似地跑到了会客厅门前,当先便看到在会客厅主座上的一位须发皆白、头戴珠玉高冠的清癯老者!

那老者见了飞奔过来的赵玉符,脸上不由得也挂上了一丝笑容:

“玉符儿,你这宰相倒是名副其实的大忙人,今日不是休沐日?来你府上还找不到人。”

“老王爷!”赵玉符大笑道:“多年未见,老王爷风采依旧啊!”

“我早已脱离大魏皇室,改随母姓,你倒不必再叫我王爷。”那老者淡然道。

“哈哈,是玉符不懂事了!”赵玉符道:“岳前辈别来无恙啊?”

原来面前的这位老者,正是三年前与钟鸣在砾岩府有着一面之缘的“无忌神龙”岳无忌!

“许是老夫我没有几年好活了,便想着落叶归根,回玉京看看。”岳无忌唏嘘几句,方才侧过身去,这时赵玉符才发现他的身后竟站着一位沉默寡言的羞怯少年:“来,玉符儿,这娃儿名为石子矩,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