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年代,村花携夫逆袭了

沁园雨

首页 >> 穿越年代,村花携夫逆袭了 >> 穿越年代,村花携夫逆袭了最新章节(目录)

医疗下乡解疾苦 热火朝天教学忙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有一个人,一直牵挂着辖区内父老乡亲的疾苦,想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个人就是刚上任的公社书记黄一飞。他的家里兄弟多,他是最小的,哥哥们有什么好吃的都让着他,他的父亲黄青山是个会当家有能力的人,所以他在无忧无虑中长大。

之前他作为教师,一心埋头做学问。他想着既然没有能力去帮助很多人,就只想着好好教书育人。他教的学生成绩一直在全公社排名在前,还有每次全县的竞赛,他的学生每次都能夺冠。为整个祝余公社挣得了荣誉。

他一心扑在教学岗位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亲戚朋友给他介绍女朋友,他都回绝了。杨柳月是他此生的意难平,入了心的人他怎么也忘不掉,不再打开心扉去接受别人。他只是远远地关注着杨柳月,听到她受,他总想着怎么样能帮到她。

黄一飞当上公社书记以后,书生意气的他从关注杨柳月的疾苦,将眼光投向更多群众的民生百态。

正是几个月前,他姑姑黄翠华给他说了杨柳月的遭遇,他更加体会到原来他的父老乡亲都生活不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柳月是他体察民情的引路人。

年底,公社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当上祝余公社的党支部书记,他才认真地调研了农村现状。既然上级领导寄予了他厚望,自己一定要认真贯彻好政策,做好农村发展的坚强后盾。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黄一飞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一上任,几乎每天都在县里开会。回来后马不停蹄的部署落实上面的政策。一年之计在于春,黄一飞是一把火接着一把火的烧。

积弱积贫的父老乡亲,都急需政策的春风带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年轻的黄一飞不敢有丝毫懈怠。

信用社的成立,扫盲运动地铺开,都直接给广大农民工带来了福音,杨柳月也是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接下来黄一飞的重中之重就是向上级申请医疗扶贫,让落后的乡村享受到医疗福利。

去年年底,县委县政府就已经把送医下乡列入了议事日程。开年黄一飞第一个申请,领导们马上派专干在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抽调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支援黄一飞所在的祝余公社。

在医疗队入住前,黄一飞书记早就组织人员把公社的礼堂腾了出来,弄了几十张简易的病床放在里面。

各大队的干部也传达了医疗下乡的通知。有需要就医的乡亲只需要自带铺盖前往就医就行了。一时间,各个大队都每天有很多人去公社礼堂找医生看病。

如果说信用社的成立,扫盲运动的开展是为所有群众谋取的长远利益的话,医疗下乡则是解燃眉之急的大好事。

农村人生了小病,都是一拖再拖,或者找乡村医生瞧瞧,到大队卫生室买一点药吃。真正得了大病,就只有等死的份。所以乡亲们的平均寿命普遍不长。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大力推广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防疫针的政策后,这些疾病几近灭绝了。但是还有一些老疾,没有条件得到救治。

乡亲们奔走相告,有病人的人家都在争取名额早日去治疗。

杨柳月把扫盲的教材分发了,过些日子都要忙春耕了,岁月不等人,接着就正式上课了。

一百多号人,都是自觉自愿来学习的,又都是成年人,就可以不分教室。每人搬个小凳子,每天下午一点前赶到新余学校大礼堂上课。

扫盲工作刚进入正轨,医疗下乡的消息传来,杨柳月也想要老公去治腿疾,但是又抽不出时间来张罗她老公去治病。

望着每天求知若渴的乡亲们,她不能停了课,陪老公去治病。再说,吴德书记之前就不同意自己负责扫盲,她说什么都不能授人以柄。

这么好的治病机会,错过了实在很可惜。深受腿疾折磨的周春雷真的想抓住这个机遇,但他又知道老婆的难处。周春雷躺在家里那个急啊。

她家的难处,生产队长李铁柱最清楚不过了。他跟老婆黄翠华商量怎么帮助这一家子。

“老婆,我想找个人抬着周春雷到公社去看病,你支持吗?”

“这俩孩子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现在遇着难处了,咱得帮帮他们。”黄翠华得知老公的心意,满口赞成。

“我去跟春雷商量一下。”李铁柱说着就往周春雷家走去。

周春雷听说李铁柱是来帮助自己的,喜出望外。

“这样吧,我去一趟你岳母家,让你舅子抽一天时间,借一顶轿子抬你去。”

“那就麻烦铁柱叔了。”

等杨柳月从学校回来,铁柱叔叔已经从她娘家回来。

“咱明天就给春雷瞧病去。”一看到杨柳月,铁柱叔笑着对杨柳月说。

“叔叔,怎么去啊?我要上课呀。”

“你弟弟正好明天有时间,我和他抬着春雷去。”

杨柳月这才明白铁柱叔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