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搜神记

东楚春申

首页 >> 东楚搜神记 >> 东楚搜神记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章 白狐子(第二篇)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翌日清晨,数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脸上,其中的蓝色波段唤醒了沉睡中的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中的代谢废物和自由基业已清理得干干净净,给神经细胞提供了愉悦且兴奋的作业环境。主人家已经早早地备好早膳,豆花油条、面包牛奶,一应俱全。

那是不可能嘀。只有喷喷香的鸡肉小米咸粥,这已是主人家极奢靡极具诚意的早膳了。我一连吃了两碗。

于吉吃了五碗。

饭后,我们点好行装,将牛车寄在地主家,就与地主告辞,向山里进发了。山里有用石板铺的路,一路沿涧铺设,顺着山形蜿蜒深入群山之中。我们从日光清冷的时辰一直走到烈日顶头,离开村庄足有十几里,石板路早换成了泥土路,又变成了只容一人过,杂草遮掩的采药小径和禽兽走道。枝杈扰人也就罢了,上头的爬虫、蜘蛛和紊绕不绝的蛛丝很惹人厌烦。我忽然拔刀运气,“唰唰”向前方的于吉斩出两道剑气,于吉“嘶”地倒吸一口凉气,踮脚缩肩,双手紧紧贴住大腿。剑气从于吉的两旁擦身飞过,挡道的杂草野木应声而断。

嗯,勉强好走了些许。

“噫嘘唏,星君不可如此调皮也!”于吉回过头,甩下额头一滴汗,惊魂未定地摇了摇手指说道。

如此行了一日,次日中午,于吉带我来到一块群山环绕的平地。我放目望去,惊叹此处竟有如此一大块突兀而出的平坦山地。真是一块上佳宝地啊,就算我这个堪舆风水的门外汉,也能看出此处的构造,真的是天赐之绝妙。北部方位有三座高山,一派青绿顺山势泄下,于山腰间攒成一块五公里见方的大平地,郁郁葱葱林立着笔直高耸的杉树。平地靠西边的山腰陷下去形成一道天然山涧,大小卵石错落有致,大的有劳斯莱斯幻影那么大,小的则是无可计数,层层叠的,粒粒散的,铺斥其间,三处山岚上的清泉潺潺不息,蜿蜒奔流汇聚到此,沿路冲击着卵石。泉水通过此涧流入一个八百平见方的湖中,湖的南端山势倾泻而下,成崖倒悬,落差约百米,使得湖水有此倒下形成一条白练飘舞在群青之中。此非“三宝镇北护玉盘,西边清泉拢福气,银龙在南转乾坤,东面群荫萌生机”之灵脉福地吗?我瞎猜着,此处借水形流转而汇天地之生气,可谓福与天齐,寿同地长。

我饱览一番后,转头对于吉道:“啊……先生,莫不是您要在此建座雅居,颐养天年?”于吉抚摸着一撇胡子笑笑道:“小生倒是想也,只是二百多年前已有高士先勘了此处,献出去矣。”“献出去了?献给谁?”我问道。“还能给谁,谁掌握荣华富贵,谁就能出得起价,寻得到好穴。”于吉说完,纵身三蹦两跳地飞下山道。“好穴?有人在此造了墓?啧啧,那真的是粉奢侈啊,这么好的地方给死人住。”说着,我也“哧溜哧溜”地连滑带跑地追了下去。

我们下了山道来到湖边,湖水清澈明净,一望见底,倒影着蓝天白云青山,镜中物,物中镜,难辨孰真孰幻。站在湖边的鹅卵石上,感受着微风徐徐轻拂过衣裳,将凉意透进来滋润着每一寸肌肤,我深吸一口,感觉浑身的秽浊都被涤荡了,大呼出来,通体舒畅,一张老脸不禁露出孩童般纯洁幸福的表情,舒心感叹道:“啊……先生,我好想在这平静的湖里使劲儿开汽艇,使劲儿放飞,撒他一个丫子欢。”于吉听了,回道:“汽艇?小生没有那种东西,不过星君可以试试小生的符舟。”说毕,于吉从腰间布袋里掏出一张蓝色道符,念道:“凝息聚气,浮动一方。符变行舟,水汽不侵。”“啪”的一下,于吉把道符打到水面上,道符触水立刻……沉了下去。

湖边,安静,我看看于吉,于吉看看我,他挠了挠头,道:“此术,法力奏效需要一个过程。”我点点头,表示明白,先生您只管表演。过了一会儿,水底冒出很多气泡,紧接着一艘小巧可容三四人屈膝而坐的纸舟从水底腾了出来,舟底气流滚滚,直接将其托离水面几公分,悬空漂浮着。于吉一跃而起,轻轻落下,脚尖点在舟舷上,纸舟稳稳当当一晃不晃,他立在舟首回过头向我喊道:“请星君也上舟一泛。”

“好嘞,不过……请先生把舟靠靠岸,我好爬上去。”

……

“啪啪啪”,几只水鸟掠过湖面,激起几道细微的涟漪。我们坐在符舟上,缓缓运风而行,四周没有参照物,符舟宛如静止一般。如此无害的速度,让水鸟也降低了防备,有些落在舟上歇息,有些嬉戏在舟边的水面上。我轻轻拔出刀,指向落在舟沿的一只水鸟。它仿佛能够读出来物没有杀气,略微退了退,又扑棱了几下翅膀,反而栖到了我的刀上,脚爪勾住刀背,站得稳稳的。我保持着这个姿势一动不动,不一会儿,鸟儿们显然觉得我这根明晃晃的“杆子”更有魅力,一连站了五只上来,真够沉的,哥们这可是费力杠杆啊。这样的姿势保持了几分钟,我看它们几乎都有打盹的意思了,便嘴角微微一扬,运用“手之内”一拧刀柄,一股扭劲传至刀上,刀身极具爆发力地转过半圈,扭力从刀身传到五只水鸟的脚上,来不及反应,五只水鸟被这扭力冷不丁地打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