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捕诗剑录

天可汗在梦...

首页 >> 侠捕诗剑录 >> 侠捕诗剑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350章 天下运棋人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剑阁,为剑门关主楼之名。剑门关在剑门山下。剑门山一字排开的七十二峰,如七十二柄长剑直指青天,逶迤七十二里之长,犹如一道山峰组成的高高的长城,壁立千仞,横亘川北大地。在大剑山东北坡有两崖对峙,形成这道剑峰并列的山之长城唯一的城门,这就是剑门。剑门一侧紧靠绝壁,一侧紧邻大剑溪,下临金牛峡,地势十分险要。古蜀道穿越此处而过,北通函秦关中。三国时,诸葛亮相蜀,在此设剑门关。

剑门关古关楼坚壁三檐,巍然雄踞正中,关上有箭楼三层,下层为青石砌成的券拱城门洞口,有两扇可关的铁门,门各列乳钉八十一颗,合九九之数,气势威严。门额正中镶嵌三国时官方通用汉隶书体“剑阁”二字。城门上为阁楼,匾题“天下雄关”四字。顶层则题匾为“雄关天堑”。

李白与东严子并肩而立在顶层,远眺剑门七十二峰雄姿和山下千里田畴,各自心事浩荡,驰目骋怀。

浩风当襟,吹得李白衣袂飘然,白衣胜雪,仙风道骨,如天仙下凡。

东严子看着李白,道:“为师看你,仙气多于入世之风。也许,你更适合逍遥白云,神仙生涯。”

李白收回目光,神色一黯,长叹一声,道:“弟子十五学神仙,觉得餐烟饮霞,吐纳日月,呼吸宇宙,炼丹导引,青松白石,最得吾意。也许,弟子与神仙事业,更有缘份天赋些。但学神仙之术,事事都觉顺利,进境甚速。已不止一人,谓弟子有仙风道骨,与神仙有缘。——但弟子身世,师尊自是知道,不必弟子再加赘述。你说,以弟子身份,能置身事外吗?家族血仇深恨,万里家国江山,四代人惨淡经营休养生聚,也承四代忠贞臣属不弃不离,任劳任怨,忠义追随,以图恢复。家族又以我为深望,冀能负起兴复大业。际此关头,弟子若只求作个自了汉,深感有愧啊!那无数冤魂亡灵,也会缠纠着弟子良心,令不得安生的。”

东严子点头,喟叹,深怀感触:“是啊,世上有几人,真能‘跳出三山外,不入五行中’,隔绝红尘,作那方外之人?有不少人无意于风尘之事,但欲抽身远引,高蹈人间,但临弃世,却都感到这尘世对人的羁绊,是如此之重,令人无以脱解啊!”

李白说:“弟子读三闾大夫《离骚经》,以灵均屈平之贤,当年也还是深陷出世入世之苦中难以自拔。天庭虽好,但还是苦恋尘世,难以割舍,因为关爱太深啊。上有君而下有民,在在牵挂。此情此意,一唱三叹,九曲回肠。别人以为屈大夫故意委曲为文,以尽修辞。弟子则深知此中滋味,实是情非得已!”

东严子苦笑:“我们一对师徒,看来真是同一怀抱了!”

李白长叹,道:“弟子此心,无以排解,唯寄托于诗文。后世人读到,直笑弟子是既想当神仙,又想成就那王霸事业,心何其贪鄙矣!却不知弟子实是学仙不成,为势所逼,投身那龙虎风云之会的。若不是为了报家族身世之奇,为了遂那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区区名利富贵,于我如敝履耳,又何得而羁这一白云之身?”

“然则太白此生详细将作如何打算?”东严子问。

“弟子想过,待蜀中事了,过两三年便当仗剑去国,出三峡,东游荆楚吴越,北行中原山东,以结交天下豪杰,兼观天下山川大势,察天下风气。而后则在中原腹地,经营事业。徐观天下变化,以定进退。”

东严子颔首道:“这是第一步。中原腹地,所取之地,当在两京之间,在荆襄沔鄂之旁。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荆州为战国七雄之楚都,楚据此凡四百余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人之可用,由此可见。荆州,又名江陵。东汉时,荆邯对白帝公孙述说,‘今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望风而靡。’终六朝之世,荆州轻重,始终系国安危。有所谓‘欲保江左,必都建康;欲守建康,必有荆峡。湖北十有四州,其要会全在荆峡’之说。前人对此地曾有‘北带汴洛,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之说。沔鄂控长江中游要冲,扼南北交通咽喉,其地襟带江汉,依阻湖山,左控庐淝,右连襄汉,南北二途,有如绳直。论天下大局,此为必争之地。”

李白道:“期以十年,则中原基础可经营初固。而后当着眼于交结山东豪杰。”

东严子击掌道:“这是关键所在。强秦之灭,便是因为‘山东乱起,刘项兵兴’。当年,高祖起事,便是遣太子与秦王联络山东豪杰以成功的。若非当年淮南‘侠王’李神通等纷起于中原山东,光以陇西之力,何足以取天下?”

“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李白将《说剑篇》中文字重述一过,慨然道,“既以天下为期,自不能忽略上述地方经略,当一一亲临观察,以作准备。”

东严子脸色严峻,注视李白:“看来,你是真要与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