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捕诗剑录

天可汗在梦...

首页 >> 侠捕诗剑录 >> 侠捕诗剑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17章 玄铁宝匮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高力士身长六尺五寸,与宋金刚当初都经过严格培养训练,以力大勇武出名。高力士更是因为家族遗传矫健勇武,精于骑射,能开得硬弓,射得快箭。但由于高力士为人谨细,富有智谋,后来在宫内迭有奇遇,值到成为开元皇帝深加器重的宦官之一。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可谓权倾中外。而当时以“力士”“金刚”并称的另一名“私白”宋金刚,则命运不济,让人为之叹息:同样都是“私白”出身,一起送入长安京城,却命运如此显晦有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矣。

高力士常止息于宫中,很少出外宅。

李隆基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

所以,在作了魏征入梦的恶梦后,李隆基第一时间就让小太监通知高力士前来。

高力士按年龄要比李隆基还要大上一岁。一个三十五岁,一个三十六岁,长期的相处默契,使得高力士一见李隆基神色,便知有事,马上恭敬行礼:

“圣上急把奴才叫来,不知因为何事?可有什么吩咐,要奴才去办?”

高力士把自己的身份定得死死的:自己就是圣上的家奴,被封一个大夫官身,加封一个将军身份,那是圣上对自己的赏识。自己一切唯圣上上命为大,这条命,就是属于圣上的。自己出身卑微,被拔在青天之上,但自己在圣上跟前,就是圣上脚下所履那块泥土,不,自己比那泥土还要来得低下才是。

高力士对开元皇帝李隆基,可是绝对忠诚不二,他这一生愿为皇帝蹈汤赴火,肝脑涂地,不辞万死。

李隆基向高力士温声问道“未知令堂从岭南来到京城,生活可还习惯?”

高力士养父高延福夫妻,按定分享受供奉。岭南节度使于潘州找到其生母麦氏送至长安,高力士让两位老妇人同处高堂,美食供养。

说到高力士这生母麦氏,那原来也是大有身份之人。她是一代名侠、前隋朝大将军麦铁杖之后。后来高力士之父被流人造反案牵连获罪,这麦氏也受了几年罪。后来高力士得到开元皇帝李隆基重用,李隆基暗中下令岭南节度使着力寻访,让送来长安,让高力士母子团圆。

那高力士,对他的母亲侍养,颇为孝顺。

高力士见李隆基问及,心中感到温暖,忙回答道:“承圣上关怀,她来京师后,一切都非常安好。”

李隆基点头:“哦,那就好。那就好。”

李隆基看着高力士:“力士,我今晚做了个怪梦……”他将梦中一切向高力士说了一遍,然后望着高力士,“力士,你怎么看?”

高力士眯起他那双好看的有些吊眼梢的凤目,精光闪动,忖思道:“明显,这是着眼于‘玄铁宝匮’盟约之事了。看来这个李十二,还可能真是与那‘天下第一房’有关。记得几年之前,圣上就派了大内侍卫皇甫摘星入蜀,一为了当年武家藏在剑南道蜀中那笔富可敌国的巨大财富,得之可以兴国,也因为圣上宗室皇族祖脉在蜀中之故。还有一个原因,不就是为查找‘天下第一房’与蜀中这龙州附近陇西院这一脉陇西李氏国姓家族是否有关之事而去的吗?现在,那李十二从蜀中而出,还是冲着要为通泉县陈家大族,为侠族陈伯玉陈子昂遭段简害死之案翻案而来的。这事可透着不寻常。”

高力士沉吟片刻,道:“如果,我说是如果,如果置这一梦不顾,直接拿这李十二着手,又会如何?”

高力士嘴角噙着一缕冷意之笑:“想那李十二,现在身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县衙捕快,一介不入流的皂吏衙役,在出外办案追捕逃犯途中,说出意外就出意外了。善后还是好处理的。”

李隆基摇了一下头,说道:“不妥。”

李隆基道:“这个李十二,牵扯太大了。”

高力士听着李隆基讲那李十二背后的麻烦,有些,是虽为皇帝亲信也不曾知道的皇室秘辛。

这里面提到了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玄铁宝匮”。

“玄铁宝匮”是当年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的产物。

原来在唐高祖李渊在隋末兴兵打天下之时,其得力人马有这样几支。一是太子李建成的人马,一是秦王李世民的人马。李渊女儿平阳公主与女壻柴绍的队伍,就是一支偏师力量。宗族之中,则有侠王李神通的江湖侠道势力比较强大。还有李孝逸与李道宗等几位有领兵打仗之能的族中豪杰之辈。而在大唐打江山中立下大功的英、卫二公,英国公李世勣与卫国公李靖,前者本姓徐,是被赐了国姓而姓李的,后者虽姓李,并非出自陇西李渊宗族,相反,还在当初李渊要谋反之时,李靖还专门赶去向隋朝大权在握的太师杨素出首举报李渊要造反,结果反被杨素斥退,后来才有了红拂夜奔等情事,再后来才投了大唐,被派去领兵打仗,立下大功的。

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争,正统与道义以及声望民心都在有“仁太子”之美誉的李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