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二创短视频,古人心态炸了!

早起虫儿被...

首页 >> 我刷二创短视频,古人心态炸了! >> 我刷二创短视频,古人心态炸了!最新章节(目录)

第13章 朱棣麻了!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在同样的年份,朱元璋成功登基,册封其子朱标为皇太子。

朱标始终如一地致力于辅佐朝政,以监国太子的身份,兢兢业业,赢得了满朝文武的敬重和极高威望,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大明王朝公认的最合适的接班人。

对此,朱元璋深感自豪,不禁赞道:“果然是我朱家的好男儿!”

对于朱标的认可与满意,朱元璋可谓是打心底里满溢而出。

洪武二十四载,朱元璋心生迁都西安之意,派遣太子朱标巡视陕西。

朱标归京时,不仅献上了详尽的陕西地图,还摸清了秦王朱樉的行为举止,并深入了解地方民情,详细汇报并提出了诸多问题的应对策略。朱元璋看着天际的金辉,欣慰地点点头。

朱标处理藩王权力平衡的手腕和智慧,让朱元璋极为满意,将大明未来交予他手中,无疑是明智之举。

然而画面突变,新的情节浮现在眼前:

【太子朱标自陕西视察回京后,不久便染病在身。】

即使如此,他仍带病坚持向朱元璋上奏有关新都城建设之事。

“标儿,你得保重身体啊!”朱元璋疼惜又骄傲地提醒。

朱标淡然一笑回应:“多谢父皇挂念,儿臣铭记于心。”

时光流转至洪武二十五年,金幕上赫然显现出令人震惊的内容: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享年仅三十八岁。】

朱元璋瞬间愕然,他最为珍视的儿子,竟然病逝了!

原本以为凭借朱标在朝廷中的深厚根基,皇位传承能够平稳过渡,但如今朱标离世,皇位继承人选顿时空缺!

“标儿……”朱元璋惊惶失措,手中的茶杯滑落。

而朱标本人亦是心头一紧,虽知自己体质较弱,却未曾料到竟会英年早逝。

朱樉、朱棣等皇子们见状,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不过朱元璋很快稳住情绪,毕竟这是十年后的事情,或许尚有转圜余地。

视频继续播放,

【洪武三十一年,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

面对自己的驾崩,朱元璋只是微微扬眉,对生死轮回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能执掌大明江山三十多年,且治理得井井有条,此生足矣。

画面继续展开,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即位!】

此时,朱元璋心中暗自纳闷,皇位理应由太子嫡长子朱雄英继承,为何却是朱允炆继位?

这个疑问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继续关注接下来的发展。

【朱允炆登基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位亲信谋臣。】

【他对这三位文官极为倚重,言听计从。】

【甫一即位,他就着手实施一项重大决策——大力削藩!】

朱元璋脸色瞬变,勃然大怒,痛骂道:

“真是个糊涂蛋!”

大明的藩王拱卫制度,乃是朱元璋亲自敲定的国家根基。

将藩王分封至边疆,并赋予他们强大的军权,正是为了固若金汤地捍卫大明江山!

纵使将来有藩王心生反意,但无论如何,这天下终究还是老朱家的天下!

可朱允炆这个昏聩之徒,竟被儒家那一套彻底洗了脑,竟然赞同削藩这种馊主意!

“简直气煞我也!”朱元璋愤慨不已,破口大骂。

众皇子皆惊惧失措,面面相觑。

而朱标则还沉浸在自己突然去世的哀痛中,愣在原地。

朱棣见状上前劝慰:“父皇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朱元璋满心失望,挥退众人,平复了一下情绪后继续往下看。

【洪武三十年间,朱允炆意图首先削弱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

【黄子澄却认为周、齐、湘、代、岷等王在洪武年间已有不轨行径,削藩名正言顺,故主张先削周王朱橚。】

【因其与燕王朱棣同母所出,若削去周王,便如同断了燕王一臂,一举两得。】

【朱允炆采纳了他的建议。】

看到此处,众皇子人人自危,个个冷汗直流。

而朱棣的脸色瞬间阴沉如水!

他万没想到,

自己的那个侄子,居然率先对自己下手!

这家伙不仅无视父皇确立的藩王守土制度,更胆敢对他朱棣动刀!

他紧盯着那片金色光影,丝毫不敢松懈。

【洪武三十一年,周王朱橚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废为平民,全家被流放至云南。】

【建文元年,朱允炆调集重兵围困燕地,其势犹如当年大明铁骑围攻元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