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截胡光头气运,甩了宋小姐

物事人非

首页 >> 民国:截胡光头气运,甩了宋小姐 >> 民国:截胡光头气运,甩了宋小姐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三章 荪先生去世以及粤省轻、重工业大爆发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京城!

已经病入膏肓的荪先生微笑着看向自己的妻子宋二小姐。

这段时间以来,荪先生饱受病痛折磨。

癌症带来的痛苦,生不如死!

每一次痛苦到无法忍受的时候,荪先生都会让自己的妻子宋二小姐念上一念从南方军传来的捷报。

从淡水之战!

到鹅城之战!

再到梅洲之战!

荪先生一直关注着黄埔军在战场上的进展。

黄埔军校是荪先生临到迟暮之时,才拥有的心血之作。

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是在历经挫折之后,荪先生才明白的道理。

可以说黄埔军校是荪先生最后的希望。

黄埔军越强!

大夏国未来之一统,希望就越大。

而为了给黄埔军校一路开绿灯,即便是身在病床之上。

荪先生也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否则以汪景为与胡汗民的秉性,他们又怎么可能与廖仲楷达成协议。

可以说廖仲楷是许延年的伯乐,而荪先生是许延年的开路者。

没有荪先生的护持,黄埔军校与许延年不可能如此一帆风顺。

这也是许延年此时还没有与南方军撕破脸的一大原因。

至少在荪先生去世之前,许延年不会打破他对南方军统一大夏国的希冀。

以南方军目前就四分五裂的派系斗争来看。

分裂是必然的!

不过此时有荪先生在,所以本就松散的南方军还能合作下去。

未来北伐一旦有了点成就,南方军绝对会演变成新的军阀。

许延年对此!

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

当然,荪先生只是原因的其中之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才是许延年最大的考虑!

虽说黄埔军校学生兵展现出来的战斗力颇为恐怖。

但就目前黄埔系的工业、农业实力,还无法支撑起百万大军的装备、后勤需求。

还无法对抗强大的帝国主义列强。

所以蛰伏!

也是必要的!

否则以帝国主义列强的无耻,他们必然是会针对黄埔系进行疯狂的打击。

“先生!”

“已经念了十遍了,还不够吗?”

宋二小姐用温柔的声音说道。

“不够!”

“我听着这些捷报,好似就不那么疼了!”

“我荪某人这辈子做了无数次错误的决定!”

“建立黄埔军校!”

“任用许延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这个决定!”

“是我这辈子!”

“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潜龙在渊!”

“用这个词来形容我未来我这个妹夫啊,再合适不过了!”

荪先生笑着说道,“世人都称我为荪大炮!!”

“大炮便大炮吧!”

“许延年带着的这群黄埔军校学生兵,就代我荪大炮!”

“一统华夏吧!”

“咳咳咳……”

鲜血吐了出来,宋二小姐立刻扶着荪先生。

“先生!”

“我没事,没事!”

“今天高兴!!”

“夫人,还有这个,我现在也看不清了!”

“你念给我听吧!”

“念一念!!”荪先生摸索着手边的电报文件,宋二小姐双眸尽是泪水。

她拿起荪先生想听的电报,笑着念了起来。

“联城铁矿预计六月之后,每日生产953吨铁,钢112吨。”

“鹅城预计五月后,每日生产水泥4396吨,石灰4632吨,砂石4231吨……”

“东完地区将向港城出口各类轻工业产品,净赚利润折合美元为三千一百二十三万……”

“从联城往梅洲方向的铁路、公路正在修建之中,待到陈同明部叛军清理完毕之后,将全线通车……”

“鹅城兵工厂预计六月将达到一天生产毛瑟步枪130枝,枪弹41万发。”

“一个月生产轻机枪200挺,1重机枪30挺,一个月生产山炮、榴弹炮等重型火炮12门,炮弹一千两百余发,坦克、装甲车各5辆,飞机3架……”

“全厂有工人17000名,机器8000多台……”

“农业方面,预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