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实录

啊打

首页 >> 大案实录 >> 大案实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现场还原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杨成华去见了一个网友。这一线索让重案组眼前一亮,他们立刻开始追查这名网友的行踪。

经过一番调查,警方找到了这名女性网友。她承认当天晚上确实和杨成华见过面,两人在晚上11点左右分手。杨成华开车将她送回了家楼下,然后独自驾车离开了。

然而,这名女子表示,她并不知道杨成华之后去了哪里,他们并没有保持联系。

为了验证这名女子所说的话是否属实,重案组对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这名女子在一家KTV上班,平时接触的男子非常多。从她与杨成华的通话记录来看,两人似乎并不是很熟悉,只打过一次电话。

在进一步调查中,重案组发现这名女子在案发当天晚上12点左右并未出门,这与小区监控记录相符。同时,杨成华家附近的监控也显示,在当天晚上12点左右,他是独自驾车回家的。

这一系列证据表明,这名女子并没有作案时间。线索就此中断,重案组只能另辟蹊径,从其他地方寻找线索。

他们重新梳理了案件的所有细节,对杨成华的亲朋好友、邻居等进行了再次走访,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新的线索。同时,他们也开始调查杨成华的生意伙伴、债务纠纷等相关情况。

重案组深知破案的紧迫性,凶手仍在逍遥法外,他们必须尽快找到真凶,为受害者讨回公道。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揭开这起血腥惨案的真相。

同时,陆川和叶淼认为要尽快还原整个案发经过,为破案争取时间。两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推测。

陆川指出,首先我在距离杨成华家15米左右的空地上发现了杨成华的车。在车的周围,我发现了许多滴落状的血迹。在车西北角的草丛中,也发现了血迹

经过进一步的DNA比对,技术员确认血迹属于杨成华。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陆川和叶淼的推断,杨成华在案发当天晚上确实与凶手有过激烈的搏斗,最终因伤势过重倒在了路边的草丛中。

这一重要线索让重案组对案件的调查更加有信心,他们决定沿着这一线索继续深入调查,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真凶,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同时,他们也开始对杨成华的生意伙伴、债务纠纷等相关情况展开调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突破口。

根据这些线索,我推断,当杨成华停车下来之时,凶手就出现了。凶手突然袭击,一刀刺向杨成华。杨成华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攻击,他试图挣脱并逃跑,但伤势过重,力不从心。

两人围绕着车来回转了几圈,凶手始终紧追不舍。最终,杨成华倒在路边的草丛中,再也没有起来。

这一推断与现场的证据相吻合,为重案组接下来的调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方向。陆川和叶淼的努力为破案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们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妻子邱若霞的遇害过程更是让人震惊。在大门的门框一米高左右的地方,重案组发现了大片喷溅型血迹,这些血迹一直朝着屋内的方向滴落。经过仔细分析,他们推断这是凶手在邱若霞准备进屋的一瞬间给了她一刀。

这一刀极为凶狠,直戳要害,邱若霞应声倒地。她可能试图挣扎着站起来,踉踉跄跄向屋内走了几步,但最终因伤势过重,倒在了家门口。

这一推断与现场的证据完全吻合,进一步证实了凶手的残忍和狡猾。他精心策划了整个行动,选择在极短时间内连续杀害杨成华一家三口

至于家中13岁的小男孩,他的遭遇更是令人心痛。凶手对男孩下手极为狠毒,似乎是毫不留情。在连续杀害杨成华和邱若霞之后,凶手直接前往了二楼,准备对男孩下手。

被惊醒的男孩意识到危险,试图与凶手搏斗。在这场激烈的搏斗中,男孩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但由于力量悬殊,他逐渐处于了下风。

在搏斗过程中,凶手使用的凶器似乎脱手了,他顺势拿起桌子下的哑铃,狠狠地向男孩的脑袋瓜砸去。这种残忍的手段令人发指,让人无法接受。

然而,正是这场搏斗给警方留下了重要的痕迹证据。在房间的茶几下面,技术员发现了几滴血迹。经过仔细鉴定,这些血迹并不属于杨成华一家三口,这意味着这些血迹很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这一发现对于破案至关重要,它为重案组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向。他们深知,只要细心追踪这些痕迹,就有可能找到真凶的踪迹,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重案组对这起案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资源,他们发誓要尽快破案,将真凶绳之以法。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受害者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也才能给家属一个交代。

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是搏斗过程中凶手也受伤了。顺着这条线索,重案组立刻对周边大大小小的诊所和医院进行排查。

很快,一家诊所反映,案发次日清晨,有一名当地的男子手臂有刀伤,前来处理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